发狂

《伤寒大白》在线阅读中医伤寒书籍在线阅读

经云∶邪入于阳则狂。又云∶重阳为狂。《伤寒书》以热毒入胃,并入于心,遂使狂言妄语,大渴引饮,然此指热甚一条而言也。夫发狂症,内伤有痰热、挟食、惊气、蓄血、血虚、失精、神不守舍七者之分,今外感以表邪壅闭,里热内结、血蓄、 毒、挟痰、食滞、阴躁七者之别,未可概以火热治之,而犯误下寒凉抑遏之弊也。表邪壅闭者,其人素有积热,外冒表邪,不得发泄,内扰神明,遂使志识昏迷,但见狂妄。即有表邪,因内有积热,不宜辛温发散。无汗,脉浮数,先以羌活散表,后以和解表里。邪热内结者,六脉沉数,唇焦口渴,手足多汗,狂乱谵语,二便闭涩,当以、、清利里热。若大便不通,有下症者,下之。蓄血发狂者,如狂喜忘,漱水在口,不能不咽,寸脉见芤者,血蓄上焦也,主之。小腹硬满,小便自利,尺脉见芤者,血蓄下焦也,;甚者。 毒发狂者,内伏 毒,外被风寒所束,或食生冷抑遏,或因食滞中焦, 毒不得发越,内扰神明,左脉或浮或躁者,羌活。生冷抑遏,食滞中焦,右脉滑大者,、。时气发狂者,四时之疫气沿门患之,当察时令所属,应发表者,羌活;应和解者,双;应清凉者,、。另有挟食发狂者,外感时令,内伤饮食,滞于中焦,则多谵语,症似阳狂,但脉大不数,口不消水为异,亦宜平胃保和散等煎汤服之。又有挟痰发狂者,中脘有痰,胸膈痞满,迷塞包络,口出无伦语,症似阳狂,但唇不焦,口不渴,舌有滑苔,痰在上焦,寸脉滑大,法先吐之,盐探吐。痰在中焦,关脉洪滑,加竹沥胆星;有结痰痰积者,加海石、瓦棱子.胁肋胀满作痛,有实候者,先以服之。有下症者,以下之。阴躁发狂,另具阴症门。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下,当先解外。外已解,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

太阳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小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经淤热在里故也。主之。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小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症谛也,抵当汤主之。

三条详注蓄血。

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庵然如狂, 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此条详注身痛

羌活 见发热

发狂不用表药,今以表邪未解,故先散表邪,然后或清热,或消食,或消痰。

羌活 柴胡 防风 荆芥 石膏 黄芩 山栀 连翘 知母 甘草 桔梗

表邪发狂,止须解表;里热发狂,止须清里;若表里俱见之症,以此方双解表里。

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栀 石膏

发狂之症,外无表邪,里无痰食,则以此方清里热。

凉膈散

桔梗连翘 薄荷 黄芩 大黄 芒硝 山栀

心藏神,肺藏魄,心肺为邪热所冒,则神识昏迷,狂言谵语,故以此方清上焦心肺之热。

见大便结。

狂乱系热结在里,故大便不通而狂乱者,宜用此方。

木通 生地 甘草 黄连 知母 滑石 麦冬 山栀 黄芩 犀角

心为热冒,则发谵狂,故以合;上清心经之火,加滑石,导心火;下通小便而出,加知母、山栀、黄芩兼清上焦肺火。以利小便,莫如清肺,清肺热又莫如利二便也。

当归 桃仁 红花 丹皮 山楂 泽兰叶

如狂喜忘之症,血结者多,故以此方治之。不应,再加枳壳大黄,直达大肠。

桃仁承气汤 见蓄血。

血停上焦,用上方,兼化兼行;血蓄下焦,用此方。

抵蓄汤 见蓄血。

此方行血至重,然淤血沉结,非此不可。

羌活败毒散 见发热。

疫毒必从毛窍口鼻感入,故疫症发狂见表症者,宜先散疫毒。

山楂 麦芽 莱菔子半夏 连翘 香附 枳壳

热甚加栀、连;湿郁痞满,合、石菖蒲

发狂症,皆以阳火主治。亦有食滞中焦,生冷抑遏,故特补此消导法门。

半夏 白茯苓 陈皮 甘草 胆星 竹沥

寒凉凝结,加生姜;内有积热,加栀连;湿郁,合平胃散;气结,加枳壳、香附、石菖蒲

礞石 黄芩 大黄 黄柏 沉香

胃实食重,热结大肠,用承气汤下之。表邪下早,内陷心胸,用下之。今热痰胶固肠胃,以此方下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大白》.chm chm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伤寒大白》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