谵语(郑声附)
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故实则谵语,虚则郑声。伤寒,胃中热盛,上乘于心,心为热冒,则神识昏迷,妄有所见而言也,轻者睡中呢喃,重者不睡亦语。亦有谵语者,有独语者,有语言不休者,有言乱者,凡此见其热之轻重也。大抵热入于胃,水涸屎燥,必发谵语。又有被火劫者,有亡阳者,名各不同。但气短者死,脉自和则愈。或喘满,气逆而上奔,自利柔脱而夺下,皆为逆也。
谵语者,脉洪数,大便闭,小便赤,手足温,与。胃实谵语,身热汗多,便难,或潮热,诸选用之。
发汗多,亡阳谵语,身自和,不可下,。下利谵语,为有燥屎,脉不微细,;利不止者,不治。
三阳合病,谵语者,脉滑实,身重难以转侧,口中不仁,面垢遗尿,不可汗下,与。
得病无热,但狂言,烦躁不安,精采不与人相当,与二钱,以新汲水吐之则愈。一法用。
瘀血狂言谵语,漱水,大便黑色,小便多,身黄腹满,此为当汗不汗,蓄热在里,轻者,甚者、。
妇人热入血室,昼静夜谵,如见鬼状,。
阳明病,其人喜忘,必有瘀血,。
郑声者,重语也。又为不正之音也。伤寒郑声,如郑卫之音,不正也。盖因汗后,若病患本音失而正气虚,则郑重,语不知高下,乃精气夺之候也。其脉微细,二便利,用小。
《伤寒六书》相关章节:
- ……
- 下利
- 便脓血
- 四逆
- 厥逆
- 不大便
- 谵语(郑声附)(当前内容)
- 小便不利(小便难附)
- 小便自利(小便数遗溺附)
- 舌上白苔(脏结附)
- 咽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