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心悸者,筑筑然动,怔忡不能自安者是也。其证有二,一者气虚,一者停饮。
其气虚者,阳气内弱,心中空虚而为悸。又有汗下之后正气内虚,亦令人悸,与气虚而悸者,则又甚也,法当定其气悸也。其停饮者,由饮水过多,停留心下,心火畏水,不能自安而为悸也。治法必先分水、气,虽有余邪,亦先治悸,免使水气散走而成他证也。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经云∶先烦而悸者,此为热;先悸而烦者,此为虚。故宜。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里急,。
阳明病,壮热来往,心下悸,小便不利,心烦喜呕,。
太阳病,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下悸欲得按者,。
太阳病,发汗不解,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肌体 动,振振欲擗地,。
少阳病,耳聋目赤,胸满而烦,妄加汗下,则悸而惊,与;有热者,小。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悸,加桂枝;心下有水气,厥而悸,当先治水,。不然,水入胃中,必不利也。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