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风寒五苓散证 三章 (太阳入太阴去路)
【141】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e之、灌之,其热被却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方在太阳一百十七(方【53】)。亦可服。
五苓散证,水饮在内,郁格经阳,而生外热。病在阳分,应当以汗解之,使里水化汗,病可立愈。乃反以冷水?e之、灌之,皮肤得冷,汗孔皆阖,表热被冷水却逐,而不是外去,弥更益其烦躁。卫郁欲发,升于孔窍,而外寒阖秘,不能透发,于是冲突皮肤,肉上如粟粒凝起。经热内蒸,烦热作渴,意欲饮水,而停水在内,其实反不渴者,宜服文蛤散,文蛤利水解渴也。若不差者,则是水旺湿多,文蛤不能胜任,仍与五苓散。若寒邪上逆,实结胸膈,肺郁生热,而外无热证,则表邪已退,宜与,、栝萎,泻热而涤郁,半夏降逆而开结也。,桔梗、贝母清降其虚热,巴豆温破其实寒,令其涌泄而去,以绝根株,亦可服也。
〖文蛤散〗十二 (方【54】)
【54】文蛤散
文蛤五两
上一味为散,以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白散〗十三 (方【55】)
【55】白散
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若以水之洗之,益令热劫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汗出腹痛者,血亡而木燥也,芍药清风木而润血燥。
《伤寒悬解》相关章节:
- ……
- 太阳伤寒 九章
- 太阳风寒双感证 四章
- 太阳伤寒大青龙证 二章 太阳入阳明去路
- 太阳伤寒小青龙证 三章 太阳入太阴、少阴去路
- 太阳伤寒白虎证 四章 太阳入阳明去路
- 太阳风寒五苓散证 三章 (太阳入太阴去路)(当前内容)
- 太阳伤寒抵当证 四章 (太阳入阳明去路)
- 太阳传经 五章
- 太阳解期 一章 太阳五十三
- 卷四·太阳经中篇 五十六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