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节 妊娠腹痛
《金匮》曰∶妇人怀妊腹中 痛者,主之。
(三两) 芍药(一斤) 茯苓(四两) 白术(四两) 泽泻(半斤) 芎 (三两)
右六味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金匮》曰∶妊娠腹中痛,为胞阻,主之。
芎 阿胶 甘草(各二两) 艾叶 当归(各三两) 芍药(四两) 干地黄(六两)
右七味,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渣,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次。
徐蔼辉曰∶严氏用治胎动胎漏、经漏腰痛、腹满抢心。短气加黄 。 庵亦谓妊娠下血腹痛为胞阻,主此汤。又曰∶又方阿胶一斤,蛤粉炒,艾叶数茎,亦名。治胎动不安,腰腹疼痛,或胎上抢心,去血腹痛。
《金匮》曰∶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小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温其脏。
(二枚,破八片,去皮)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茯苓(三两)
《大全》云∶妊娠四五月后,每当胸腹间气刺满痛,或肠鸣,以致呕逆减食。此由忿怒忧思过度、饮食失节所致。蔡元度宠人有子,夫人怒欲逐之,遂成此病。医官王师复处以;莪术、木香、甘草、丁香。下,三服而愈。
沈尧封曰∶夏墓荡一妇,丰前桥章氏女也。己卯夏,章氏来请,云怀孕七个月,患三疟痢疾。及诊,病者止云小便不通,腹痛欲死,小腹时有物垄起;至若痢疾,日夜数十起,所下无多,仍是粪水;疟亦寒热甚微。予思俱是肝病。盖肝脉环阴器,抵少腹,肝气作胀,故、溺不利,胀甚则数欲大便;肝病似疟,故寒热。予议泄肝法,许其先止腹痛,后利小便。彼云∶但得如此即活,不必顾胎。予用川楝子、橘核、白通草、白芍、茯苓、服。一剂腹痛止、小便利;四剂疟利尽除,胎亦不堕。以后竟不服药,弥月而产。
王孟英按∶徐悔堂云∶秣陵冯学园之内,久患痞痛。每发自脐间策策动,未几遍行腹中,疼不可忍。频年医治,不一其人,而持论各异。外贴,内服汤丸,攻补温凉,备尝不效,病已濒危,谢绝医药。迨半月后,病势稍减。两月后,饮食如常。而向之策策动者,日觉其长,驯至满腹。又疑其鼓也,复为医治,亦不能愈,如是者又三年。忽一日腹痛几死,旋产一男,母子无恙,而腹痞消。计自初病至产,盖已九年余矣。此等奇证,虽不恒见,然为医者,不可不知也。
《沈氏女科辑要》相关章节:
- ……
- 第十八节 子悬
- 第十九节 妊娠肿胀
- 第二十节 妊娠经来
- 第二十一节 子淋、转胞
- 第二十二节 妊娠滞下及下利
- 第二十三节 妊娠腹痛(当前内容)
- 第二十四节 妊娠腰痛
- 第二十五节 妊娠腹内钟鸣
- 第二十六节 腹内儿哭
- 第二十七节 养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