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大意
本篇所举咳嗽,一为伤于初秋之湿,湿气内踞于脾,脾失运化,湿酿为痰,上袭于肺而成痰嗽;一为伤于秋末之燥,燥气伤肺,当时未发,至冬令金寒水冷发为干咳,二者皆伏气为患也。然而致咳之因,非止一端。《黄帝内经素问·??论篇》:"五脏六腑皆令人??,非独肺也。"又曰:"春夏秋冬六淫之邪均可致??。"综观发病之由,不外外感、内伤两大途径。风寒暑湿之感于外者,必自皮毛而入,皮毛为肺之合,故先入于肺,久则传递于五脏;七情饥饱之伤于内者,阴损于下则火亢于上,肺为中气出入之道,故五脏之邪火上逆而迫肺。"雷氏因时病之限,未言及此。总之,咳嗽之因甚多,症治亦异,均各有专论,幸勿仅限于伏气之说,而忽视其他因也。
(一)加味二陈法
(方歌)
加味二陈治痰多,咳嗽频频口不渴。
(药物)
(方解)
此治痰多作嗽,口不作渴之方。苓、陈、夏、草,即。半夏辛温,体滑性燥,行水利痰为君。盖痰因气滞,气顺则痰降,故以陈皮利气。痰由湿生,湿去则痰消,故以茯苓渗湿为臣。中不和则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补土为佐。加苡仁助茯苓以利湿;杏仁助陈皮以利气;生姜助半夏以消痰;饴糖助甘草以和中。凡因痰致嗽者此法均宜。
(二)温润辛金法
(方歌)
温润辛金治无痰,干咳喉痒胁疼烦。
(药物)
(方解)
治干咳无痰,喉痒胁痛。肺属辛金,金胜则燥,所以恶寒冷而喜温润也。紫菀、百部均温且润,能畅上焦之肺,久咳暴咳均宜。更加松子润肺燥,杏仁降肺气,款冬冰糖治干咳,蜜炙陈皮去燥以理肺。肺得温润,咳逆自止。
(三)清金宁络法
(方歌)
清金宁络治咳红,燥气化火火刑金。
(方解)
此治燥气化火,刑金劫络之法。麦冬、玉竹,清其燥火;沙参、玄参,润其肺金;生地、旱莲,宁其血络。盖血藏肝脏,故加桑叶以平其肝;肺气上逆,故加杷叶以降其肺。使肺气得降,肝血得藏,则咳逆吐红,自可就愈矣。
(四)金水相生法
同卷四{三---(十六)}
《时病论歌括新编》相关章节:
- ……
- 卷二 春伤于风大意
- 卷三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大意
- 卷四 夏伤于暑大意
- 卷五 夏伤于暑秋必?^疟大意
- 卷六 秋伤于湿大意
- 卷七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大意(当前内容)
- 卷八 冬伤于寒大意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