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门(肠风 痔漏 脱肛)
亲曾见一妇人服之立效。
,任意食之。
百药煎一两(半两 成炭,半两生用,研细)
上合和,软饭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送下。
如猪肝片,煎子,下,僧保俊患此,一服而愈。
张德俊监税传,云是张魏公方。
香白芷为细末,米饮调下。
《泊宅编》云∶痔、肠风、脏毒一体病也,极难得药,亦缘所以致疾不同,虽良药,若非对病,固难一概取效。常人酒色、饮食不节,脏腑下血,是谓风毒;若释子辈患此,多因饮食久坐,体气不舒而得之,乃脏毒也。王涣之知舒州,下血不止,郡人朝议大夫陈宜父令随四时取,其方柏叶,如春取东枝,夏取南枝之类,烧灰调,二服而愈。予得方后,官赣上,以治贰车吴令升,亦即效。提点司属官陈逸大夫偶来问疾,吴 告以用陈公丸方而安。陈君蹙曰∶先人也仍须用侧柏尤佳。道场慧禅师曰∶若释子恐难用此,不若灼艾最妙,平立量脊骨外兄刘向为严椽,予过之留饮,讶其瘦瘠,问之,答曰∶去岁脏毒作,凡半月,自分必死,得一药服之,至今无苦。问何药,不肯言,再三叩,始云只这桌子上有之,乃是干柿,烧灰饮下二服。《本草》云∶白柿治肠癖,解热毒,消宿血,后有病者,宜以求之。《素问》肠为痔。曾茂昭通判之子,年十余岁时,尝苦此,凡治肠风药如地榆之类,遍服无效,因阅书见此方,用之一服而愈,是干柿烧灰者,曾与余合肥同官,亲说云尔!
汉阳章教授传。
葱须新瓦上炒干,为细末,每服三、二钱,米饮调下甚妙!
用酒调下。
又方,石天民编修说,浓煎下或。
又方,山枣俗呼为鼻涕团,并肉核烧灰,米饮调下。
升甫侄曾服有效。
魏桑叶烧存性黑灰上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更量虚实,甚虚人恐动脏腑。
张上舍传名阜。
煎妇人产药调,甚妙!
治外痔如神,魏丞相方。
上等分为细末,用新汲水调涂,日三、五上。
余庚戌除夕痔作,时守官合肥,难得医者,取官局一百二十粒,分为二服,热酒并服之,中夜腹间微痛,下少结粪,且起已安。治证具载本方,所以作效速者,以服多故尔。
葱青内刮取涎对停,入蜜调匀,先以木鳖子煎汤熏洗,然后,其冷如冰。唐仲举云,尝
郑器先亲曾得效。
鸠尾骨尖少偃处即是穴,麦粒大艾炷灸七壮、十四壮,甚者止二十一壮。疮发即安,可除根本。
《是斋百一选方》相关章节:
- ……
- 第十九门(消渴 酒疽)
- 第二十门(足疮 疮 嵌甲 手足皲裂)
- 卷之十三
- 第二十一门(折伤 金疮 汤火伤 破伤风 竹木刺)
- 卷之十四
- 第二十二门(肠风 痔漏 脱肛)(当前内容)
- 卷之十五
- 第二十三门(膀胱 淋 赤白浊 小肠疝气 下疳 遗泄 阴汗 阴疮 奔豚)
- 卷之十六
- 第二十四门(痈疽疮肿 瘰 疥癣 头疮 漏疮 瘤赘 软疖 敛疮口 驴涎 马汗入疮 疔疮 便毒 乳痈(见妇人门) 杂疮 髭疮 狐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