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门(妇人诸疾 产前 产后 血崩 吹奶)
治妇人一切虚寒,胎前产后赤白带下,或成血瘕,久服此药自然融化。汉阳苏司法传,名次参。
伏道艾(揉去尘土,择净枝梗,取叶秤五两。先用大肥淮枣一十二两,砂瓶内水煮烂,去核,同艾叶一处捣烂如泥,捻成薄饼子,猛火焙干,乘热急碾为末,大汉椒去目、枝梗、并合口者,取净秤五细末) 当归(去芦及须,酒洗) 白芍药(真白者) 熟干地黄(如铺上卖者,须净洗,漉去浮者,晒干,酒浸蒸晒,再入子(大者,炮,去皮脐) 卷柏(取
上八味同为细末,与前艾叶、椒末拌匀,米醋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二百丸,空心食前服此药。向来一妇人,因产后虚寒,呕恶不食,腹痛如割,时作寒热,复出盗汗,瘦瘁骨立,脐腹之左结成硬块,其大如掌,冰冷,虽盛暑此处独无汗,每块微动则痛不可忍,百药不效。梦中人告以此方,服之数服,恶心、寒热、盗汗辄止,尽一料遂平复,独血块如故,服五,六料,其块自融化,如鱼冻而出。
治妇人月水湛浊不通,久无嗣息,血癖气痛,四肢浮肿,呕逆心疼,虚烦劳闷,面黄,崩漏带下,寒热蒸劳,头疼齿痛,血下无度,淋沥诸疾,产前安胎,临产催生,产结疼痛,伤寒烦渴,泻痢,血晕血劳,筋挛,痰盛头疼,败咯血,血块起伏,气痞气膈,血作腰痛,小便不禁,子死腹顽,凡产后诸疾并皆治之。
牡丹皮 川 本 人参 川当归 白茯苓 赤石脂(别研) 香白芷 官桂 白薇 京芎玄胡索 白芍药 白术(米泔浸一宿,各一两) 甘草(炙) 沉香(不见火) 没药(别研,各半
上件药材皆用温水洗净,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空心温酒送下。凡妊娠临月,服此五、六粒即易产。久无子息,服二十粒当月有子。并治积年血风,半身不遂,种种血疾,不问年深皆疗,神效!
生姜(三十片) 葱(十茎,连根用)
上用水二大碗,煎取八分盏服之。
钱季毅传。
缩砂仁去膜,熨斗内略炒,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饮酒人,米饮调下,或盐汤亦得。
催生立效。
黄蜀葵子一两,洗净,入童子小便一盏,烂研,作二服,立分娩。
至危急者。张监税德俊传。
官桂一味,去粗皮,锉碎略炒,铁器不妨,碾为细末,每服三钱,调下,立产。此药须
柳正之寺正方,屡验。
蛇蜕(一条,全者,烧灰存性) 蚕纸(一片,方五寸以上,烧灰存性,约与蛇蜕相等)
上二味合和,只作一服,以麝香温酒调下立产。
凡妇人产后,急饮新汲水数口,恶露或胞衣即下,永无血晕之虞。世人但以产后怕生水为言,惑矣,初产后不可不服,既定一两日,却忌生水也。
柳正之方。服催生药既产之后,便须准备此药。松烟墨二钱,以火 通红,窨减,研为细末,作一服,温酒调下。
治妇人产后下血。
去川芎外,当归、白芍药、地黄各一两,去干姜外,甘草二两,人参、白术各一两,六味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八分服。先进,次服此药。温州医者李郎中以医任和卿阁中,钱文子传,出《保庆集》。
钱文子方。
只服,其意防中风搐搦故也。任和卿曾用此药与人,屡效。《活人书》治伤寒,识
妇人经血正淋漓,旧瑞莲蓬烧作灰,热酒一杯,调八字自然安乐,更无疑。
孙盈仲祖方,苏韬光阁中久患,一服而愈。
加侧柏煎服。
蜀人方,盖尝用之甚奇。
取秋后冷露茄儿花裂开者,阴干,烧存性灰敷之。如未是秋时,但是裂开者亦可用。
《得效方》。
鹿角屑二、三方寸匕,煮和服之,立出!
《是斋百一选方》相关章节:
- ……
- 卷之十六
- 第二十四门(痈疽疮肿 瘰 疥癣 头疮 漏疮 瘤赘 软疖 敛疮口 驴涎 马汗入疮 疔疮 便毒 乳痈(见妇人门) 杂疮 髭疮 狐刺
- 卷之十七
- 第二十五门(解毒 蕈毒 河豚 虫毒 蛇虫 蜂蝎 蜈蚣 猫犬 寸白虫 百虫入耳 去虱子)
- 卷之十八
- 第二十六门(妇人诸疾 产前 产后 血崩 吹奶)(当前内容)
- 卷之十九
- 第二十七门(小儿诸疾 脾胃 急慢惊风 伤风 吐泻痢 走马疳 痰嗽 疮疹 疮疖 杂证)
- 卷之二十
- 第二十八门(乌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