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的4种类型

  按照瘘管的位置,可将肛瘘分为4个类型。

  皮下或黏膜下肛瘘

  这种肛瘘发生的频率不高,是一种不穿透肛门括约肌的肛瘘。有时肛门腺并非原发灶,肛裂处被大便感染也可能引发肛瘘。

  内外括约肌间肛瘘

  这种类型的肛瘘患者约占肛瘘患者总数的60%一700-/0,是一种常见的肛瘘。这种肛瘘在肛门内括约肌和肛门外括约肌之间形成瘘管。根据瘘管的深度,通常把内口在齿状线的称为“低位肌间瘘管”,内口在齿状线以上的称为“高位肌间瘘管”。

  肛提肌下肛瘘

  这种类型的肛瘘患者约占肛瘘患者总数的200-/0,大部分为男性。这种肛瘘的内口在肛窦,瘘管向坐骨直肠间隙发展,容易形成很大、很深的瘘管。这种瘘管可能穿过肛门外括约肌,形成高位肌外瘘管。

  肛提肌上肛瘘

  又称为骨盆直肠窝肛瘘,这种肛瘘比较少见。肛提肌上肛瘘的瘘管由肌肉间隙进入骨盆直肠间隙,并穿过肛提肌,是一种高位肛瘘。

  有以下症状者,应尽早查明自己是否患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无论排便与否,臀部都有肿胀、疼痛的感觉,还有发烧等症状。

  有以下症状者,应尽早查明自己是否患有肛瘘:

  ·从肛门流出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