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门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在线阅读中医儿科书籍在线阅读

小儿,虽有十种,皆由心火内盛,热与血搏。或起于手足,或发于头面胸背,游移上下,其热如火,痛不可言,赤如丹砂,故名丹毒。自腹出四肢者易治,自四肢入腹者难治。疗此症者,其法必先用表药,以解热毒,方可搽敷。若遽用药搽,便气无所泄,而入于里,伤人者多矣。

小儿丹毒,一岁以上者,易治。未周岁者,难治。

有因惊后而发丹者,此毒气由内出外,易治。有先发丹而后惊者,此毒气由外入内者,多死不治。

一从头项起着,名飞灶丹。

二从头上起者,名走灶丹。

三从面上起者,名。

四从背上起者,名。

五从两手起者,名天灶丹。

六从两胁起者,名水丹。

七从脐起者,名。

八从两脚起者,名。

九从两脚背起者,名烟。

十从阴上起者,名胡漏丹。

飞灶丹:先用葱白取自然汁搽。

走灶丹红肿痛:用末,鸡子清调擦。

鬼火丹:用伏龙肝鸡子清调搽。

天火丹:用桑白皮末,羊脂调搽。

天灶丹:用柳木烧灰,水调搽。

水丹:用生铁锈末,猪油调搽。

葫芦丹:用槟榔末,米醋调搽。

野火丹:用乳香末,羊脂调搽。

烟火丹:用猪槽下土,清油调搽。

胡漏丹:用屋漏处的土,羊脂调搽。

以上十种丹毒,俱先服,以解其热毒。次用蜞针法,以去其毒血,如无蜞针,用砭针法,然后用救急法。

防风升麻汤

升麻防风山栀仁甘草麦冬(去心)、荆芥穗木通、、薄荷叶玄参连翘牛蒡子

便秘者加大黄,水煎服。

蜞针法

用水蜞(44)数条,放于红肿处,令吃出毒血,立愈。

(44) 水蜞:即蚂蟥。

砭针法

用磁瓦片,打成尖锋,以筷子夹定扎住,连刺令出恶血。

急救法

取灶心对锅底焦土,研末,以新汲水调搽,干则易之。

小儿丹毒,腹胀气喘,闷乱,不乳,反惊搐者,皆不可治。

小儿生后,百日之内,半岁以上,忽两眼胞红晕微起,面青黯色,夜则烦哭,或脸如胭脂,此因伏热在内,发之于外,初则满面状如水痘,脚微红而不壮,出没休息无定,次至颈项,赤如丹砂,名为(45)。以治之。

(45) 惊丹: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露丹"。

三解散

人参防风天麻郁金茯神、白、大黄黄芩、、全蝎枳壳薄荷叶、粉草、赤芍灯心引。

小儿惊风后,风从气行,血从气使,毒气蓄于皮肤,流为肿毒,多在腮颊、耳根间,成,谓之毒风。宜内服,外用敷之。

当归百解散

赤芍、大黄、川芎升麻、薄荷叶干葛麻黄黄芩甘草枳壳皂角刺,葱萎引。

拂毒散

半夏一钱,贝母、大黄、朴硝五倍子各二钱半。

共为末,淡醋调敷患处,干则易之。

小儿或因跌仆,刀斧破伤皮肤,风邪侵袭伤处,发此谓之破伤风。宜内服疏风,外以涂之。

疏风当归生地川芎、赤芍、荆芥、防风、甘草、红花苏木。水煎服,入酒少许。

西 江 月小儿毒,虽有十种原根,皆由心火热多深,上下游移不定,其色泽如丹石,故称丹毒之名,治法方册甚分明,全在医家体认。

小儿流丹最毒,十种发出不同,自上而下莫至胸,上下至肾可恸,半周之内休见,满周病此宜攻,蜞针的的有神功,内解外敷兼用。

内解归梢赤芍,羌活荆芥防风,升麻甘草地黄通,竹叶玄参煎用。外用益元敷贴,更加寒水相同,三朝五日急相攻,惊搐如梦。

治丹用功次第,从头一一铺陈,解表下毒药先行,次用蜞针吮进。若是蜞针不便,须臾急用砭针,然后涂药救孩身,此法前人已定。

捷法先须解毒,或将利药疏通,初起涂敷莫胡攻,毒入于里遏壅。解毒子,防风同,利药灵应有神功,只在医人善用。

经验治丹妙法,而今说与后人,先将灵应涤病身,下后才施涂润。田螺捣饼敷贴,或用水调灶心,又将南星大黄停,芒硝研匀水浸。

烘热衣与儿,火丹遂成之。芒硝寒水石青黛石膏奇。赤痣因何起,胎中受热多。原来无大害,不必请医和。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万氏秘传片玉心书》.chm chm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