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炳南医案——痰瘀阻滞
梁某,女,1 3岁。
【初诊日期】 2002年3月1 1日。
【主诉】 智力发育落后。
【现病史】 患儿出生后体格发育同正常同龄儿童,但说话稍迟,自幼好动,脾气暴躁。3岁上幼儿园后,老师反映其接受能力差,反应迟钝。上小学后不能专注听课,自顾做小动作或擅离座位。难以接受教育而改读特殊学校,成绩一直低下,语文10多分(满分100分,下同),教学7-8分,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差,语言表达尚清晰,但词汇贫乏,难于和同学和睦相处,少寐多梦,胃纳佳,二便正常。时有癫癇发作,一般生活可自理。曾在省市多医院就诊,头颅CT检查正常,脑电图轻度异常改变,韦氏智商67,接受过针灸和脑组织液穴位注射等治疗,癫癇已很少发作。出生时有新生儿溶血病史(ABO血型不合),救治经过欠详。母孕期无特殊病史,父母智力正常,家族中无类似痛史者。诊时见患儿形体高大,神情呆滞,胆怯少语,坐立不安,举止粗暴,稍不如意则大叫大嚷。
【查体】 舌质淡,舌尖红,有瘀点,全舌满布厚腻白色兼微黄苔,脉缓滑。
【诊断】 智力低下(中医:五迟、五软)。
【辨证】 痰瘀阻滞。
【治法】 涤痰开窍,活血通络。
【方药】 法半夏lOg,陈皮5g,枳实IOg,茯苓15g,竹茹lOg,石菖蒲lOg,远志8g,郁金lOg,丹参15g,灵磁石(先煎)20g,甘草6g。5剂,每天1剂。
二诊(3月18日):自诉夜梦减少,但仍较烦躁,他证如前,舌质偏红,苔仍白厚腻。初见小效,守法加川4g,再进5剂。后以此为基本方,每周5-7剂。治疗2个月。
【按语】 本案辨病为中医“五迟”,证属痰瘀阻滞脑络。治当涤痰开窍、活血通络,投以合加石菖蒲、郁金、丹参、灵磁石以达化痰通络、开窍醒神少功-青由涣半夏、陈皮祛湿化痰;茯苓健脾宁心;远志、石菖蒲涤痰安神;佐丹参活血通络;竹茹合郁金增其化痰开窍之功;磁石安神定志。诸药合用以达涤痰通窍之目的。
[选自黎世明.全国著名中医经验集从书·黎炳南儿科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