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和古医案——湿热侵心
一农村女孩,夏末秋初,起病似胃肠型感冒,经住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现症】 午后发热,全身倦怠,胸闷心悸,腹部胀满,不饥不食,小便色黄。
【查体】 脉搏140/分,心律失常。舌质红,苔黄滑。
【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中医:心悸)。
【辨证】 湿热侵心。
【治法】 清热化湿,宁心安神。
【方药】 玄参8g,金银花lOg,8g,甘草6g,苦参lOg,5g,绵茵陈lOg,淡黄芩6g,石菖蒲1Og,川贝母lOg,木通6g,藿香lOg,射干lOg,连翘1Og,薄荷7g,白豆蔻5g。3剂,水煎服。
服后,症状明显好转,脉搏减为105/分。原方去苦参,再服3剂,症状基本消失。
【按语】 本案属湿毒内侵,心脉痹阻所致湿热侵心证。治宜清热化湿,宁心安神,方用加减。其方用滑石、茵陈蒿、黄芩清利湿热而解毒;辅以石菖蒲、白豆蔻、藿香、薄荷芳香化浊,行气健脾;射干、川贝母降肺气,利咽喉;木通助滑石、茵陈清利湿热;连翘、金银花、玄参协黄芩清热解毒而燥湿,当归养血通脉,甘草调和诸药。
[选自罗和古,曾令真,朱秋俊,等.中华名医医案集成,儿科医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