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概述

  流行性腮腺炎也叫“痄腮”、“哈蟆瘟”,俗称“大嘴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腮腺或颌下腺肿胀。常在幼儿园、小学里流行。成人偶可得病,2岁以下小儿较少得病。一般一生只患一次。本病在冬、春两季较多见。

  (1)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约14-21天,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先觉一侧耳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2-3天后,另一侧腮腺也肿痛,肿块以耳垂为中心,边缘界限不清。表面发热,手压时有弹性感和压痛。4-5天逐渐消退。少数病人有时可有颌下腺和舌下腺肿胀疼痛。不典型病例可始终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脑膜炎睾丸炎症状出现,少数女青年可并发卵巢炎。

  (2)实验室检查

  ①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淋巴细胞相对增加。

  ②血清和尿中淀粉酶增高。

  (3)治疗

  西医治疗

  患儿应注意口腔清洁,多饮开水,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避免咀嚼,禁食辛辣食物,保证营养。氦氖激光局部照射,能减轻局部胀痛,并可缩短肿胀时间。并发高热、头痛、呕吐者,可视病情,对症处理。

  治疗:局部可用或醋调外敷,每日数次,或如意、芙蓉叶各30克研末,菊花9克浸汁加蜜糖适量拌和,每日2次外涂敷,或蒲公英鸭跖草水仙花根、马齿苋等捣烂外敷,可减轻疼痛。

  (4)

  患儿应卧床休息,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口腔卫生,并发睾丸炎时,可用吊带托起阴囊,以减轻疼痛。

  (5)预防

  隔离患儿直至腮肿消退为止,易感者在流行期间,可用30克,水煎服,连续3天。还可对易感者采用腮腺炎病毒减毒活疫苗作喷喉或气雾进行主动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