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类药茶之疏风解表茶(二)
。原料:细辛0.2g、吴茱萸3g、干姜3g、红茶3g、白糖10g。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寒止痛。用途:风寒入里所致腹痛。
1、。
原料:防风5g、乌梅2枚、甘草3g、柴胡3g、五味了3g、绿茶5g。
用法:用防风、乌梅、柴胡、五味了的煎煮液350ml冲泡甘草、绿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抗过敏。
用途:过敏性病症;慢性肝炎。
2、。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解毒,安神;抗过敏。
用途: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因过敏因素诱发。
3、。
原料:防风5g、菊花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明目。
用途:外感目赤、目涩、目痒。
4、。
原料:麻黄1g、绿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发汗解表,平喘,利水;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用途:外感风寒无汀咳喘;风水浮肿;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
5、。
用法:用250ml水煎煮麻黄、杏仁、桂枝、甘草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发汗解表,止咳平喘。
6、。
原料:桂枝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发汗解肌;抗菌抗病毒,利尿。
用途:风寒表证所致腰背肢节酸痛。
7、。
原料:桂枝39、芍药3g、甘草3g、大枣3枚、生姜3g、绿茶5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桂枝、芍药、大枣、生姜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解肌表,和营卫。
用途:外感风邪,营卫不和所致头项强痛、发热汀出恶风、鼻鸣干呕者。
8、。
原料:桂枝3g、黄芪3g、芍药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桂枝、黄芪、芍药的煎煮液300ml,冲泡甘草、绿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解肌止黄汗。
用途:身出黄汀。
9、。
原料:香薷10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发汗解暑,行水散湿。
10、。
原料:香薷5g、厚朴3g、白扁豆3g、茯神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香薷、厚朴、白扁豆、茯神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后饮用。
功能:散寒运湿。
用途:脾胃不和湿滞、外感寒邪、发热身疼、肢节倦怠、呕叶。
11、。
原料:香薷5g、厚朴3g、生姜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湿止痢。
用途:霍乱腹痛叶痢。
12、。
原料:香薷5g、白术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湿消肿。
用途:风水所致水肿、小便不畅。
13、。
原料:香薷5g、藿香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芳香辟秽,运脾化湿。
用途:夏日受暑热湿邪;可作饮料用。
14、。
原料:香薷5g、荷叶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化湿消暑。
用途:暑日湿邪所致全身重滞不适、肢节疼痛、烦闷。
15、。
原料:香薷5g、竹叶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湿清心除烦。
用途:暑月心烦乱。
16、。
原料:细辛0.3g、绿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散寒,行水,开窍;解热镇痛,抑菌。
用途:风寒湿头痛;风湿痹痛。
17、。
原料:细辛0.2g、川芎3g、附了1g、麻黄1g、生姜3g、绿茶3g。
用法:将细辛、川芎、附了、麻黄、生姜,置于300ml水中煎煮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祛风散寒止痛。
用途:风冷头痛、痛则如破。
18、。
原料:细辛0.2g、紫苏3g、防风3g、桑白皮3g、薄荷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细辛、紫苏、防风、桑白皮至水沸后,冲泡薄荷、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寒,宣肺理气。
用途:外感风寒鼻塞咳喘。
19、细辛萸姜茶。
原料:细辛0.2g、吴茱萸3g、干姜3g、红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散寒止痛。
用途:风寒入里所致腹痛。
20、。
原料:细辛0.2g、丁香1g、柿蒂3g、红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细辛、丁香、柿蒂至水沸后,冲泡红茶、白糖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散寒止呕。
用途:虚寒呕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