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部(灌木 苞木 寓木类)
甘辛性寒,入肺而泻火清肺,理嗽定喘,为肺受湿热喘嗽专药。泻火生用,定喘肺虚无火及风寒喘嗽均忌。
性味苦平,横行手臂;祛风湿通关节,为风寒湿痹,肢节疼痛引经专药。酒炒用。
即经霜桑叶。苦甘性凉,入肺而清肃气化,除燥退热,为肺虚挟热专药。
一名文武实。甘酸性温,色黑入肾,滋肾壮水,乌须黑发。鲜者,泸汁熬膏,蜜收烧酒,经久弥佳。
苦甘性平,入肝肾而除风理湿,壮骨强筋,为腰膝痛痹专药。
一名谷实。性味甘寒,利水消肿,软坚治哽。酒拌蒸用。楮皮∶甘平,性善行水,治肿气滞。楮叶∶甘凉,专祛湿热,治瘴痢、疫痢。
甘酸性润,入心、脾、肝、胆。生用酸平,益肝胆以宁心敛汗;熟酸温,醒脾气以安神。
味甘微寒,入肝而消风清热,退翳明目,有养肝益阴之功。生研用。
酸涩微温,入肾而固精秘气,补肾养肝,为肾虚精滑酸涩专药。核能滑精,拣净用
酸涩性平,入肾、膀而涩精固气,止遗浊滑精。炒研用。
辛苦甘平,入肝脾而散结润燥,下气行水。酒引入胆,兼治胆横目胀不瞑。虚者忌
甘苦性凉,入少阴而益阴退热;为阴虚有火,不胜腻补之良药。退热生用,益阴炒
辛苦性温,入肝肾而祛风理湿,壮骨强筋,为损伤及风痹专药。酒炒用。
甘润性平,入肾而补肾养肝,生精润燥。便滑者忌。
甘淡性寒,入肺而兼入肾肝。除肌表虚热,退有汗骨蒸。米泔饮泡用。即枸杞根皮
性味苦凉,入肺胃而专祛湿热,为血痢、癣疮专药。取根皮用。
一名南天烛。苦酸涩平,益气强筋,久服轻身。天烛子∶甘平,功力尤胜。
性味辛温,散滞疏结,治下利后重。枸橘子∶味酸苦平,破气尤烈。虚人忌之。
微辛甘寒,凉血止血,治吐衄。涂汤火伤灼。子∶研细末,掺发,解发 。
味甘微寒,入肝润燥,去翳明目,有热之功。
味苦辛温,性烈有毒,祛瘀开结,治痛麻顽痹。取根皮用。
俗名凿柄木。性味苦平,下行利窍,易产催生,旧凿柄卷转者尤妙。捣叶,涂痈疽肿
性味甘寒;降阴虚之火,清经络之痰。姜汁为佐,治痰行经甚捷。
味甘微寒,入肺胃而清燥解郁,姜汁拌炒,为开郁止呕专药。去青刮皮用。
辛淡甘寒,凉心止呕,解郁除烦。
性味甘寒,清心利窍,豁痰定惊。乃竹之津气结成片,片如竹节者真。
味甘淡平,入心、肝、血分,瘀,利水通淋。阴虚血少忌。
苦甘淡平,入膀、肾而利湿,行水功胜茯苓,但无益脾之效。虚人无湿忌之。
性味苦寒,入肠胃而杀虫消积。乃竹之余液,得霹雳之气而生,微焙用。
《药性切用》相关章节:
- ……
- 卷之三上
- 木部(香木类)
- 卷之三中
- 木部(乔木类)
- 卷之三下
- 木部(灌木 苞木 寓木类)(当前内容)
- 卷之四上
- 果部(山果 夸果 味果 果 水果)
- 卷之四中
- 菜部(荤辛 柔滑 菜 水菜 芝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