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
霜降以后春分前,伤寒即病六经②传,传过六经当自愈③,请观素问④不虚言。若然两感伤寒症,一日两经表里病,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之间当殒命。是故伤寒不服药,待过七日无差错;七日之中一剂差,变成坏症终耽搁。阳盛格阴①须细察,阴盛格阳②必须研。表里阴阳明的确,汗、温、吐、下用无偏。
①丹溪:朱震亨、字彦修。元、义鸟人,学者尊之曰丹溪翁。发明相火的根源,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着有《宋论》、《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论辩》、《外科精要发挥》《本草衍义补遗》、《金匮钩玄》、《脉诀指掌病式图说》、《活法机要》、《脉因证治》等书。门人又集其绪论,为《丹溪心法》、《丹溪医要》、《丹溪治法》、《丹溪治法心要》等书。
②六经: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
③传过六经当自愈,指传过六经,险期已过。可不药而愈也。“是故伤寒不服药,待过七日无差错”之意亦同。
④《素问》:是我国古老的一部医书,与《灵枢》合称《黄帝内经》。作者姓名不详,据后人考证,认为是战国时候的作品。
少阴经证身体凉,恶热烦躁手足扬,口渴舌苔腹满硬,大小便秘语言狂,或为下利纯清水,此皆邪热胃中藏,法用苦寒攻下剂,急投三味小承汤。
厥阳经证身厥冷,烦躁去衣腹满硬,舌卷囊缩气上冲,发狂谵语将殒命。寄语医家不用忙,要知生死脉中详,生脉来时沉有力,大承急下即安康;死脉来时微且乱,若然投剂即乖张。
三阴厥逆之症,实非真寒,乃假寒也。外虽厥冷,内有实热。内经云:亢则害、承乃制。热极反兼寒化,阳盛格阴,热深厥亦深也。表虽厥冷,非比太阳恶寒之症。如初病太阳,后次第传至三阴,必先扬手掷足、揭去衣被、狂乱不宁、大小便秘结,复至沉静厥逆。医家至此,不可不察病情,误投热药,杀人不远。
《医学传心录》相关章节:
- ……
- 小柴胡汤加减歌
- 平胃散加减歌
- 病因赋
- 百病皆生于六气
- 诸症莫逃乎四因
- 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当前内容)
- 直中三阴真寒证用药诀
- 瘟疫病感冒四气务要先明
- 内伤脾胃者辨有余与不足
- 外感热病者知夏热与春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