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瘥证、危证、死证及妇人伤寒。

《医学入门》在线阅读中医综合书籍在线阅读

战汗已占病可解,

战者,邪正相争也。有战而汗解者,太阳也,脉必浮紧而芤,浮为在表,芤为正气虚,故与邪战而后解也。也有不战而汗解者,阳明也,脉必浮数不芤,浮为表,不芤为正气不虚,故不战而汗解也。有不战不汗而解者,少阳也,虽有寒热表邪,寸关尺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而无偏胜,不日阴阳和平而自解矣。又柴胡证,误以药下,而柴胡证仍在,不为逆,更与小柴胡服之,必蒸蒸汗出而解。日中得病者,夜半解;夜半得病者,日中解。凡身寒鼓颔战栗,急与姜,热饮以助其阳。

老人虚弱发战而汗不行,随即昏闷者不治。又渴甚饮过者,黑奴证也,亦汗出而解。

发痒谁识疾将移;

发痒乃阳气初回之象,非风、非血燥也。

瘥后昏沉非怪魅,

瘥后半月十日,昏沉少神,错语妄言,或无寒热,或寒热似疟,或朝夕潮烦,皆由汗出未彻,毒流心包络间,主之。无表邪者,陶氏极妙。大病后喜唾痰者,。胃热虚烦而呕者,加姜汁。从腰以下有水肿者,。手足挛搐者,牛蒡根汤。遗精者,加鹿茸一钱,或十味。瘥后不食,、。瘥后狂言,加辰砂。瘥后失神及干呕,柴胡。瘥后血迷,。瘥后腰痛,。瘥后声沉,。瘥后体瘦肌热,或咳嗽者,用柴胡二钱,甘草五分,水煎服。瘥后阴虚盗汗,。瘥后疟疾等证,俱照常治法,轻者损谷节欲,慎动自愈。

遗毒不散发疮痍。

伤寒三日后,脉数而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疮。或汗出不彻,项后耳旁连颊腮有结核硬肿者,谓之发颐。或下之不尽,热气流于大肠或肛门,并小腹肿痛,谓之脏毒。或瘥后项下颈边生风堆数枚,不红不痛如瘰 之状,或瘥后发疹者,俱宜清热凉血,消毒去风,外科法治之。

劳复、食复、饮酒复者热甚,

复者,其病如初也。伤寒新瘥,津夜未复,血气尚虚;或梳洗太早,言动思为太过,则成劳复。盖劳则生热,热气乘虚还入经络,未免再复。治宜清热解劳,、和之。热气浮者,栀豉、鼠屎。表证多者,汗之;里证多者,下之。伤寒新瘥,胃气尚弱,若恣饮食,不能克化,浊秽脏腑,根据前发热,若用调和脾胃药,胃热转增。大凡伤寒无和胃之理,治须清热消食。轻者胸中微满谓之遗热,损谷自愈;重者胸高喘满腹胀,必须吐下,栀豉枳主之。烦热甚者,竹叶。胸痞者,。饮酒复者,其热尤甚。盖酒性至热,必烦躁干呕,舌苔,妄语不寐者,,或草龙胆一味,水煎服,汗出自解。凡复证,先病七日出汗而解,今复举亦必七日而解;先病十四日出汗而解,今复举亦必十四日而解;虽三四次复举,亦必三四次战汗而解。但劳复证久不愈,恐成痨瘵

阴易、阳易,阴阳交者命危。

男子新瘥,妇人与之交而反得病,曰阳易;妇人新瘥,男子与之交而反得病,曰阴易。

言阴阳感动,其毒着人如换易也。其病状身热,热冲胸,头重不能举,眼内生花,乃所易之毒上冲也。四肢拘急,小腹腰胯皆痛,阴肿,手足挛卷,阴气已极,卵缩入腹,痛引阴中,吐舌数寸,而脉离经者,即死。纵不死,百节,经脉缓弱,气血骨髓空竭,恍惚,呼吸气力转少,不能着床,起居仰人,牵引岁月。仲景有、、 ,可救其失。囊缩腹引阴痛欲绝者,单青竹皮水煎服之。阴火上冲,面赤如烘热,心胸烦闷者,、竹皮。四肢拘急不伸者,,或单干姜四两水煎温服。汗出手足自伸,挟痰恶寒呕逆者,。有不因易而自病复者,名曰女劳复证,治亦相同,但多憎寒发热,用 鼠屎、竹皮、烧 之类。虚弱者,兼用人参。小腹急痛厥冷者,加吴萸、。论云∶余劳尚可,女劳即死。阴阳交者,凡发汗后,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谓之阴阳交。言交合阴阳之气为邪所伤,不可分别,此死证也。

一病百合,经络将何以识?

病后未甚平复,失于调理,余证在阳,医反下之以攻阴;余证在阴,医反汗之以攻阳。以此百脉一宗,各不得解,无复经络传次,似寒又无寒,似热又无热,欲食不能食,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有时又或强健,但能睡卧不能行,口作苦味,药入即吐,有如邪祟,治以百合为主,以其能和百脉也。分汗吐下后加减,及陶氏。渴者,栝蒌。又百合洗法,洗后淡食将养,勿用盐豉。头痛者,六十日愈;不痛者,四十日愈;头眩者,二十日愈。

遍身不仁,针火顽然无知。

不仁者,顽麻不知痛痒。汗下气血俱虚。不能周流一身,或为寒袭,经络凝滞。经曰∶少阴脉不至,肾气微,精血少,寒气上奔,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是为尸厥。,加芍药干姜,,骆龙,桂麻各半汤选用。此不仁,与前郁冒不仁同。

四般坏证犯何逆,

伤寒病邪未退,或重感寒,变为温疟;或重感风,变为风温;或再感湿热,变为温毒;或重感疫气,变为温疫。又太阳病三日,已汗吐下及温针不解者,此为坏病。言正气已虚而邪气留滞,及过经不解,瘥后虚羸少气,皆名坏证。疾候变易不常,必视其犯何逆以治之。表证多者,知母;半表者,小、;余热不解者,参胡;大渴者,;虚烦者,;诸药不效者,。

五脏死候巧莫施。

水浆不入,汗如油,形体不仁,喘不休,命绝也。汗出发润,肺先绝也;形如烟熏,直视摇头,心绝也;唇吻反青,肝绝也;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脾绝也;溲便遗失,狂言直视,肾绝也。阳气前绝,阴气后竭,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其人死,身色必赤。

循衣摸床,泉清知热在胃;

伤寒,循衣摸床,两手撮空,直视,常向壁卧,头不安枕,脉涩,循衣缝者死,脉弦者生。诸败证皆然。

此证发热谵语,下之。如发黄溺利者,津液未竭,犹可救疗;若溺涩者难治。

摇头直视,风痉非绝于心。

阳脉不和,则头为之摇。有心绝者,摇头直视,形如烟熏即死。有痉病,风盛则摇者,加减。有里痛而摇者,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选用。脏腑精华,皆注于目。直视者,反目倒窜,眼睛上腾,死证也。惟无表里证,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者,乃内热神昏,非直视也。又衄血发汗则直视,血虚发汗亦直视,脉弦者可救;若脉涩,狂言谵语,喘满直视必死。

口张目陷不复,

肢冷脐硬难禁。

肾气下脱遗尿

小便自遗,恶证也。阳邪神昏,自遗而犹知者,清热可愈。合病遗尿,;里热,;瘀血,。阴邪气脱,自遗若不知者,温补救其万一。余热气虚有火者,补中加知母黄柏五味子麦门冬;下虚者,加益智仁;囊缩者,三味参萸汤加附子,大剂急救之。狂言直视,冷汗遗尿者,肾绝即死,风温直视遗尿亦死。

心窍有毒失音

肺主声,被火伤而喑哑。有少阴病咽喉生疮而不能言者,鸡壳。厥阴囊缩不能言者,。有狐惑证声嘎不能言者,有痉病不能言者,有风温下利不语者,有中暑失音,有瘀血迷心失音者,各宜分治,须调导二便,以通心窍为先,通用吹鼻。

智圆行方,窃唐进士之正学;好生起死,慕秦越人之慈心。

唐时医道大衰,孙思邈因医而贬为技流,朱子惜之。故《国小》引其言曰∶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此真医学之秘诀也。世有善记诵古今医藉,而治人无效者,非失之方而不圆通,便失之心粗而胆小耳。

果欲遂吾好生之心,以济疲癃生理残障,如扁鹊有起死之功,当先理孙真人之学问云。

妇人伤寒,与男无异。

经来经断,名曰热入血室

仲景伤寒,不分男女。但妇人以血为主,血室即冲脉血海也。如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则明了,夜则谵语,如见鬼状,经行尽则热随血散,不治自愈。如经尽热退身凉,胸满如结胸,或谵语者,乃邪气结于胸胁,按之痛者,亦谓之血结胸,宜、。妇人伤寒,寒热似疟,经水适断者,亦名热入血室。其血必结而不行,,或加牡丹皮桃仁。妇人此证最多,切忌汗下。若见喜忘如狂,腹满泉清,当以瘀血法治之,又不可拘于不下也。然男女均有此血海,在男子血室,得热则必妄行,多为下血谵语头汗,见阳明证为异耳。男子由阳明而伤,妇人随经而入。

产前产后,谓之法无犯胃。

产前安胎,产后补血为主。古法无犯胃气及上二焦。犯胃气者,谓攻下也;犯上焦者,谓发汗也;犯中焦者,谓取吐也。不可发汗吐下,但当和解。胎前,凡药必加白术黄芩安胎为主。寻常外感,小柴胡去半夏白术,合,或合,最能保胎除热。如伤寒太阳证见,合;阳明证见,;少阳证见,小;太阴证见,加白术、枳实,热者加浓朴、;少阴证见,加当归,热者;厥阴证见,,热者。以上俱合四物汤服之。其余变证,照根据古法。表证具者,、古芩术汤、前胡七物汤、;伤暑者,;呕逆不食、胎动者,;呕吐不食、心烦者,;发热烦闷者,生一味,水煎服;发斑者,、;发狂者,。时气大热,恐胎坠者,用伏龙肝末,水调涂脐下,干则再涂,病瘥乃止。如胎已死者,、。产后伤寒发热,宜四物汤倍芎、归加软柴胡、炒干姜、人参佐之。如恶露未去者,。凡药必加四物汤为主,乃养血之源也。六经见证,同胎前用药。外感四气咳嗽,恶阻,。面赤发喘,。更参妇人门。

浮沉升降顺天时,

天地阴阳之气,鼓击而生春夏秋冬。冬至一阳上升,夏至一阴下降。二至则气同,二分则气异。阴阳相错,而人病由生。《此事难知》云∶春不服白虎,为泻金也;秋不服柴胡,为泻木也。以此推之,春甘夏辛秋酸冬苦,四季宜咸。

南北东西随水土。

东南山谷,地气湿热,病多自汗;西北高燥,地气寒凉,病多无汗;中原土郁,病多膨胀,饮食居处,各各不同。故麻黄桂枝,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服之,无不应验;自江淮间,惟冬及春可行之。

潜心之下,真有易道存焉;

六经名义,有八卦之理。《此事难知》以六十四卦配合日用,至于朝大黄、暮附子,朝附子、暮大黄,变易之义也。麻黄桂枝瓜蒂等方,卦象辞例也。泥象执方,不知易也。

反掌之间,似乎兵法寓矣。

东垣曰∶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此事难知》云∶治法如孙子用兵,若在山谷则塞渊泉,在水陆则把渡口,在平川广野当青野千里。塞渊泉者,刺俞穴;把渡口者,夺病发时前;青野千里者,如肌瘦羸,宜广服大药以养正。

又曰∶补益者,守也;汗吐下者,攻也;调和者,广略而决胜也。

由丹溪而入长沙,秋江澄彻;

涉河间而步东垣,春山红紫。

仲景伤寒,专为霜降至春分即病者设。河间补温暑一法,丹溪分别时令直中,东垣力辨内伤外感。四公前后发明,经旨透彻,真如春山千红万紫,无所不备,惟识之则存乎人耳。议者谓阴证乃杂病,叔和增入论中,又谓温暑亦无阴证,皆道其常而不知其变耳。

噫!学未究乎张、刘、朱、李,且勿议乎叔和无己。勉之!勉之!医囊无底。

上一段论瘥证、危证、死证及妇人伤寒。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入门》.chm chm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