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短集之)
??
谨按《广志》云∶出鄂、岳等州诸山崖。其树名海藤。花有蕊散落石上,彼人收之黄。就树采者轻妙,谓之腊草。酸涩,有毒。主 牙蛀齿,点之便落。据今所呼铜黄,谬石泪采无异也。画家及丹灶家并时用之。
谨按《汉书》云∶汉武帝时,西国进返魂香,武王内传云∶聚窟洞中,上有返魂树,采其根,于釜中以水煮,候成汁,方去滓,重火炼之如漆,候凝则香成也。西国使云∶其有六。帝曰∶六名何?一名返又魂,一名惊精,一名回生,一名震坛,一名人马精,一名节死香。烧之一豆许,凡有疫死者,闻香再活,故曰返魂香也。
谨按徐表《南州记》云∶生南海。人家园圃中大树。而生叶圆,有英,微寒,有小毒。
主人黑皮 ,花癣,头面。宜入及藻豆,近右蜀中种亦成也。
谨按《蜀记》云∶生南中八郡。树高数十余丈,阔四、五围,叶似飞鸟翼,皮中亦有面,彼人作饼食之。《广志》云∶作饭饵之。轻滑美好。白胜桄榔面。味平、温,无毒。主冷,消食。彼人呼为 面也。
谨按《广志》云∶生广南山野郊汉。《尔雅》注云∶闸极木如桑树,味苦,温,无毒。主霍乱吐泻,小儿吐乳,暖胃正气。并宜煎服。
谨按《拾遗》云∶生西国诸戎。大小如苦药子。味辛,平,无毒。主治小儿无辜疳冷虚渴,脱肛,骨立瘦损,脾胃不磨。刘五娘方用为煎,治孩子瘦损也。
二十六种陈藏器余
味酸,平,无毒。主一切风气,开胃补心,除冷痹,和调脏腑。生康国,似浓朴
味苦,平。止水。作杖,令人延年益寿。生剑南山谷,圆长,皮紫。《汉书》孔光年老赐灵杖,颜注曰∶木似竹有节,长不过八、九尺,围可三、四寸,自然有合杖之制,不须削理也。
味甘,温,无毒。主风血羸瘦,补腰脚,益阳道,宜浸酒。生林汉山谷。木纹侧,故曰木。
味甘,温,无毒。主风血羸瘦,妇人诸疾,浸酒服之。生山谷中。不凋。子知珠而斑,冬取之。
味辛,温,涩,无毒。主诸痢,去冷气。令人肥健。生西国诸蕃。云与胡榛子同树。一岁榛子,二岁浑子也。
味苦,温,无毒。主调中补衰,治腰脚,去风气,却老变白。生太白山岩谷。树高二、三尺,叶似槐,茎赤有毛,如棠梨。
味甘,温,无毒。久服长生延年。去久嗽。出犍为牙门山谷,如寄生着大树,春华色紫,叶如柳。张司空云∶蜀人谓之沉花藤,亦云治癣。
味甘,温,无毒。主偏风口 ,手足瘫缓,补虚益阳,去冷气风痹。斟酌多少,双醇酒浸,近火令温。空心服之,取汗。出安荔浦山石上向阳者,叶如龙手,因以为名,采之无时也。
味甘,温,无毒。主一切风血,理腰脚,轻身变白不老。浸酒服之。生温括睦婺山中,树如木天蓼,老人服之一月放杖,故以为名也。
味苦、辛,温,无毒。主人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久服好颜色,变白不老。浸酒良。生天台山石上。如松,高一、二尺也。
味甘,温,无毒。主荒年食之令人不饥。取藤中粉食之,如,令人发落。牛好食之。
生深山。大如树。
主火惊失心。煮服之,又取挂门户间,大厌火灾,此霹雳木也。
味甘,无毒。主老血,妇人月闭,风气羸瘦,症瘕。久服令人有子。生江南山谷林泽。叶似胡麻相对,山人取以用酿酒也。
主不愁,带之愁自销矣。生少室嵩高山。
《山海经》曰∶少室山有木名帝休,其枝五衢,黄花黑实。服之不愁。今嵩山应有此木,人未识,固可求之,亦如萱草之忘忧也。
令饮酒不醉。五月五日取七寸,投酒中二遍饮之,必能饮也。
味甘,平,无毒。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去膈上热。功用如蜜。树生。南方枝、叶俱可啖。亦煎食如饴,今人呼白石木蜜。子名枳 ,味甜。《本经》云木蜜,非此,中汁如蜜也。崔豹《古今注》云∶木蜜生南方,合体甜软可啖,味如蜜,老枝煎取倍甜,止
味甘,寒,无毒。主下热淋,利水道,令人睡。生山中。如榆皮,有滑汁。秋生荚如北榆。陶公只见榆,作注,为南土无榆也。
味苦,寒,无毒。主结热,热黄,大小便涩赤, 毒诸热,明目,取汁洗目,主赤烂热障。生西南诸国。一名龙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