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短集之)
平。补虚劳,稍发疳痼。
一名 。醒酒。亦无鳞,不益人也。
平。补虚,益气力,多食稍动气。
发疥,不可多食。
平。补五脏,益筋骨,和脾胃。多食宜人。作 尤佳。曝干甚香美。不毒,亦不发病。
无毒。妇人临月带之,令易产。亦可临时烧为黑末,酒下一钱匕。出南海。大者长尺许,有翅与尾齐。一名飞鱼,群飞水上,海人候之,当有大风。《吴都赋》云∶文鳐夜飞而触网,是也。
无毒。主六畜疾疫。作干脯捣为末,以水灌之,即鼻中黄涕出。亦可置病牛处,令其气相熏。生东海。头如牛也。
主小儿差颓,差颓核大小也。取鱼擘开,口咬之七下。生溪涧下。背有刺,大头阔口,长二、三寸,色黑,斑如吹砂而短也。
无毒。主瘴疟。烧令黑,末,服二钱匕。鱼似鹞,有肉翅,能飞上石头。一名石蛎,一名邵阳鱼。齿如石版。生东海。
一作 (并音五禾反鲶属又五回反)。味甘,平,无毒,不腥。主膀胱水下,开胃。作脍白如雪。隋朝吴都进 鱼干脍,取快曝干瓶盛。临食以布裹,水浸良久,洒去水,如初脍无异。鱼生海中。大如石首。
图经文具 鱼条下。
无毒。主恶疮疥癣。勿以盐炙食。郭注《尔雅》云∶ 鱼长二、三丈。《颜氏家训》曰∶ 鱼纯灰色,无纹。古书云∶有多用 鱼字为鳝,既长二、三丈,则非鳝鱼明矣。《本经》又以鳝为 ,此误深矣。今明 鱼,体有三行甲,上龙门化为龙也。
味甘,平,有小毒。主疮疥癣。出南海方∶山涧中。长一寸,背里腹下赤。
南人取之作 。
味甘,平,无毒。主癣。和柳叶捣碎,热炙敷之。又主马 疮。取酸臭者,和糁及屋上尘敷之。 似疥而大,凡 皆发疮疥,可合杀虫疮药用之。
主牛疥,狗疮,涂之立愈。脂是和灰泥船者,腥臭为佳。又主症。取铜器盛二升,作大火炷,脂上燃之,令暖彻,于症上熨之,以纸籍腹上,昼夜勿息火,良。
味甘,平,无毒。腹中子有毒,令人痢下。食其肉肥健益气力。生南海,如鲫鱼,身正圆,无硬骨,作炙食之至美,一名昌鼠也。
无毒。主喉闭,飞尸。取胆和暖水搅服之。鲩(音患)似鲤,生江湖间,纳喉中飞尸上。此胆至苦。
有毒。背上刺着人如蛇咬。皮如 有刺,头如虎也。生南海,亦有变为虎者。
鱼目有睫杀人。目得开合杀人。逆鳃杀人。脑中白连珠杀人。无鳃杀人。二目不同杀人。连鳞者杀人。白 杀人。腹下丹字杀人。鱼师大者有毒,食之杀人。
无毒。主难产。产妇戴之,亦可临时烧末酒下。出南海,如龟,长二、三尺,两目在侧旁。
无毒。主老疟发无时者,亦名 疟,下俚人呼为妖疟。烧作灰,饮服一、二钱匕,当微利,取头烧服弥佳。亦候发时煮为,坐中浸身。亦悬安病患卧处。生高山石下,身偏头大,觜如鹗鸟,亦呼为鹗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