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
干姜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湖北、贵州、福建等地均系栽培。冬季采收,纯净后切片晒干或低温烘干。生用。
【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应用】
1.用于脘腹冷痛,寒呕,冷泻。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治胃寒呕吐,脘腹冷痛,每配高良姜用,如二姜丸。治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多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理中丸。
2.用于亡阳证。本品性味辛热,能回阳通脉。故可用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之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如四逆汤。
3.用于寒饮咳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之证。本品辛热,善能温肺化饮,常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如小青龙汤。
【用法用量】煎服,3~10g。
备述
1.《本经》:“主胸闷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利,生者尤良。”
《本草纲目》:“元素日,干姜……其用有四:通心助阳,一也;去脏腑沉寒痼冷,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本草求真》:“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2.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姜烯、姜醇、水芹烯、茨烯、柠檬醛、芳樟醇、姜辣素等。姜的乙醉提取液能直接兴奋心脏,对血管运动中枢有兴奋作用;干姜有镇呕、镇静、镇痛、驱风健胃、止咳等作用。
干姜
- 干姜【本草纲目】
- 干姜【本草纲目】图文版
- 干姜【中药大全】
- 干姜《本草便读》
- 干姜《本草乘雅半偈》
- 干姜《本草乘雅半偈》
- 干姜《本草崇原》
- 干姜《本草崇原》
- 干姜《本草从新》
- 干姜《本草撮要》
- 干姜《本草分经》
- 干姜《本草分经》
- 干姜《本草纲目》
- 干姜《本草害利》
- 干姜《本草害利》
- 干姜《本草经集注》
- 干姜《本草经解》
- 干姜《本草经解》
- 干姜《本草经解》
- 干姜《本草求真》
- 干姜《本草思辨录》
- 干姜《本草思辨录》
- 干姜《本草易读》
- 干姜《本草易读》
- 干姜《本草择要纲目》
- 干姜《本草择要纲目》
- 干姜《本经逢原》
- 干姜《得配本草》
- 干姜《顾松园医镜》
- 干姜《雷公炮制药性解》
- 干姜《名医别录》
- 干姜《千金翼方》
- 干姜《神农本草经》
- 干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干姜《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干姜《汤液本草》
- 干姜《吴普本草》
- 干姜《新修本草》
- 干姜《药鉴》
- 干姜《药鉴》
- 干姜《药笼小品》
- 干姜《药笼小品》
- 干姜《药性切用》
- 干姜《药征》
- 干姜《药征》
- 干姜《医学入门》
- 干姜《饮膳正要》
- 干姜《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干姜《长沙药解》
- 干姜《长沙药解》
- 干姜《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干姜《证类本草》
- 干姜《证类本草》
- 干姜《中药炮制》
- 干姜《中药学》
- 干姜茶《茶饮保健》
- 干姜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 干姜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 干姜酒【百病药酒】
- 干姜散《备急千金要方》
- 干姜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干姜汤《备急千金要方》
- 干姜丸《备急千金要方》
- 干姜丸《普济本事方》
- 干姜丸《普济本事方》
- 干姜粥【中医食疗美容食疗】
- 干姜粥《保健药膳》
- 干姜粥《保健药膳》
- 干姜粥《医学入门》
- 天竺干姜《证类本草》
- 半夏干姜散《备急千金要方》
- 半夏干姜散《金匮悬解》
- 半夏干姜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甘草干姜汤《备急千金要方》
- 甘草干姜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甘草干姜汤《伤寒括要》
- 甘草干姜汤《伤寒寻源》
- 甘草干姜汤《伤寒寻源》
- 甘草干姜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甘草干姜证《医学摘粹》
- 干姜、黑姜《本草备要》
- 干姜柴胡汤《妇人大全良方》
- 干姜大黄茶《茶饮保健》
- 干姜附子汤《备急千金要方》
- 干姜附子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干姜附子汤《删补名医方论》
- 干姜附子汤《伤寒括要》
- 干姜附子汤《伤寒寻源》
- 干姜附子汤《伤寒寻源》
- 干姜附子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干姜附子汤《医宗金鉴》
- 干姜附子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干姜附子汤《瘴疟指南》
- 干姜甘草汤《妇人大全良方》
- 干姜甘草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干姜红糖茶《茶饮保健》
- 干姜苓术茶《茶饮保健》
- 干姜炙草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橘皮干姜汤《妇人大全良方》
- 栀子干姜汤《伤寒括要》
- 栀子干姜汤《伤寒寻源》
- 栀子干姜汤《伤寒寻源》
- 栀子干姜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栀子干姜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半夏干姜散方《伤寒杂病论》
- 半夏干姜散方《医宗金鉴》
- 甘草干姜汤方《伤寒论》
- 甘草干姜汤方《伤寒杂病论》
- 甘草干姜汤方《伤寒杂病论》
- 甘草干姜汤方《伤寒杂病论》
- 甘草干姜汤方《医宗金鉴》
- 甘草干姜汤方《医宗金鉴》
- 干姜(炮姜)《本草新编》
- 干姜(炮姜)《本草新编》
- 干姜车前子饮《保健药膳》
- 干姜车前子饮《保健药膳》
- 干姜附子汤方《伤寒论》
- 干姜附子汤方《伤寒杂病论》
- 干姜附子汤方《医宗金鉴》
- 干姜加工储藏【中药知识】
- 人参干姜汤方《伤寒杂病论》
- 温热药之干姜【中药基础】
- 栀子干姜汤方《伤寒论》
- 栀子干姜汤方《伤寒杂病论》
- 栀子干姜汤方《医宗金鉴》
- 白术茯苓干姜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括要》
- 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寻源》
- 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寻源》
- 柴胡桂枝干姜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柴胡桂枝干姜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柴胡桂枝干姜证《医学摘粹》
- 干姜人参半夏丸《金匮悬解》
- 木香干姜枳术丸《脾胃论》
- 木香干姜枳术丸《脾胃论》
-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伤寒论》
-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伤寒杂病论》
-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医宗金鉴》
-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临证实验录》
-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临证实验录》
- 干姜酒方(心痛)【百病药酒】
-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伤寒杂病论》
-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医宗金鉴》
- 干姜人参半夏丸证《临证实验录》
- 干姜人参半夏丸证《临证实验录》
- 生姜与干姜之异同【中药基础】
-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伤寒寻源》
-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伤寒寻源》
-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医方考》
-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医述》
-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伤寒括要》
- 生姜干姜入药不一样【中药基础】
- 白术石膏半夏干姜汤方《伤寒杂病论》
- 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方《伤寒杂病论》
- 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方《伤寒杂病论》
-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一条《伤寒贯珠集》
-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伤寒杂病论》
-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医宗金鉴》
-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伤寒论》
-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医宗金鉴》
-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伤寒杂病论》
- 黄连配干姜可治糖尿病【内分泌偏方秘方】
- 茯苓四逆汤、干姜附子汤《医述》
- 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医述》
- 黄芪五物加干姜半夏汤方《伤寒杂病论》
- 甘草干姜证三 太阳七十三《伤寒悬解》
- 甘草干姜证四 太阳七十四《伤寒悬解》
-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其二《临证实验录》
-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其二《临证实验录》
-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其一《临证实验录》
-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其一《临证实验录》
- 干姜附子证十六 太阳一百七《伤寒悬解》
- 栀子干姜证十八 太阳八十八《伤寒悬解》
- 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方《伤寒杂病论》
- 干姜连芩人参证二十四 厥阴二十五《伤寒悬解》
- 甘草干姜汤百十 方见《伤寒·太阳》《金匮悬解》
- 苓桂五味甘草去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方《医宗金鉴》
- 少阳坏病入太阴去路柴胡桂枝干姜证一 少阳三十二《伤寒悬解》
- 冰片放在舌面为什么会凉?而干姜放到舌面为什么会热?【中药化学】
- 辨治温热病中宜用白虎汤并不伤人以解世俗之惑,并明概投附、桂、干姜杀人之误《顾松园医镜》
- 辨治温热病中宜用白虎汤并不伤人以解世俗之惑,并明概投附、桂、干姜杀人之误《顾松园医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