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黄
硫磺
为天然硫黄矿的提炼加工品。主产于山西、山东、河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挖。采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取出上层溶液,冷却后即得。生硫黄只作外用。若内服,则需与豆腐同煮,至豆腐呈绿色为度,取出漂净,阴干。用时研末
【性味归经】 酸,温。有毒。归肾、大肠经。
【功效】 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
【应用】
1.用于疥癣,秃疮,湿疹。本品外用有解毒杀虫止痒作用,尤为疥疮要药。治疥疮,可单用硫黄研末,麻油调涂患处;治一切干湿癣,配石灰、铅丹等共研细粉外撒,可增强收湿止痒功效;治湿疹瘙痒,可单用硫黄粉外敷,或与蛇床子、明矾同用,以增强祛湿、止痒作用。
2.用于寒喘,阳痿,虚寒便秘。本品内服有补火助阳,温阳通便作用。治肾阳不足,下元虚冷而致寒喘者,常与附子、肉桂、黑锡等同用,如《和剂局方》黑锡丹;治肾阳虚阳病,小便频数者,可与鹿茸、补骨脂同用;治老年人肾阳不足,虚寒便秘者,常与半夏同用,如半硫丸。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撒敷或香油调涂。入丸散服,1~3g。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畏朴硝。
备述
1.《本经》:“主妇入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
《本草纲目》:“主虚寒久痢,滑泄,霍乱,补命门不足,阳气暴绝,阴毒伤寒,小儿慢惊。”
2.纯品主含硫。本品内服后在肠内一部分变为硫化物式硫化氢,能刺激肠壁而有致泻作用。升华硫有杀菌及杀疥虫作用;局部应用对皮肤有溶解角质的作用。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过高,可直接麻痹中枢神经细胞而导致死亡。
硫黄
- 硫黄【矿物类中药】
- 硫黄【中药大全】
- 硫黄《本草便读》
- 硫黄《本草撮要》
- 硫黄《本草新编》
- 硫黄《本草新编》
- 硫黄《本草易读》
- 硫黄《本草易读》
- 硫黄《雷公炮制药性解》
- 硫黄《雷公炮炙论》
- 硫黄《雷公炮炙论》
- 硫黄《汤液本草》
- 硫黄《外科全生集》
- 硫黄《吴普本草》
- 硫黄《医学入门》
- 硫黄《玉楸药解》
- 硫黄《中药炮制》
- 硫黄《中药学》
- 硫黄《中医词典》
- 硫黄灸《中医词典》
- 硫黄菌【中药大全】
- 硫黄散《备急千金要方》
- 硫黄散《妇人大全良方》
- 硫黄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硫黄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硫黄丸《备急千金要方》
- 硫黄丸《妇人大全良方》
- 硫黄丸《普济本事方》
- 硫黄香《证类本草》
- 石硫黄【本草纲目】
- 石硫黄《本草备要》
- 石硫黄《本草乘雅半偈》
- 石硫黄《本草乘雅半偈》
- 石硫黄《本草崇原》
- 石硫黄《本草崇原》
- 石硫黄《本草从新》
- 石硫黄《本草分经》
- 石硫黄《本草分经》
- 石硫黄《本草经集注》
- 石硫黄《本草蒙筌》
- 石硫黄《本草求真》
- 石硫黄《本草图经》
- 石硫黄《本草图经》
- 石硫黄《本草衍义》
- 石硫黄《本草择要纲目》
- 石硫黄《本草择要纲目》
- 石硫黄《本草择要纲目》
- 石硫黄《本草择要纲目》
- 石硫黄《本经逢原》
- 石硫黄《得配本草》
- 石硫黄《名医别录》
- 石硫黄《千金翼方》
- 石硫黄《新修本草》
- 石硫黄《药笼小品》
- 石硫黄《药笼小品》
- 石硫黄《药性切用》
- 石硫黄《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石硫黄《证类本草》
- 石硫黄《证类本草》
- 服硫黄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 服硫黄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 生硫黄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石硫黄散《备急千金要方》
- 制硫黄法《古今医统大全》
- 制硫黄法《古今医统大全》
- 中硫黄毒《奇效简便良方》
- 中硫黄毒《外科证治全书》
- 乳香硫黄散《伤寒括要》
- 头痛硫黄丸《苏沈良方》
- 头痛硫黄丸《苏沈良方》
- 温热药之硫黄【中药基础】
- 硫黄的炮制方法【中药炮制】
- 硫黄酒二(癞病)【百病药酒】
- 硫黄酒三(癞病)【百病药酒】
- 天雄附子川乌硫黄考《医方考》
- 区别应用硫黄、雄黄、雌黄、藤黄【中药鉴别】
- 天雄附子川乌硫黄蜀椒蛇床子韭子小茴香八物考《医方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