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石

砒石(信石、砒霜、白砒、红砒)

为天然产含砷矿物砷华、毒砂或雄黄等矿石的加工制成品。又名信石。主产于江西、湖南、广东、责州等地。商品有红信石及白信石之分,药用以红信石为主。凡砒石,须装入砂罐内,用泥将口封严,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或以绿豆同煮以减其毒。研细粉用。砒石升华之精制品为白色粉末,即砒霜,毒性更剧。
  【性味归经】辛,大热。有大毒。归肺、肝经。
【功效】 外用蚀去腐;内服劫痰平喘。  
【应用】 
1.用于癣疮瘰疬牙疳痔疮溃疡腐肉不脱。本品外用有攻毒杀虫,蚀疮去腐作用。治疥癣恶疮,用砒石少许,研细末,米汤调涂患处;治瘰疬,以本品为末,合浓墨汁为丸,用针刺破患处贴之,至蚀尽为度,治牙,用去核大枣,包裹砒石,煅炭研末,外敷患处;治痔疮,配白矾、硼砂、雄黄等制成外用药,如枯痔散。
2.用于寒痰哮喘。本品辛大热,内服能祛寒劫痰平喘。可用于寒痰哮喘久治不愈之证。每与淡豆豉丸服,如紫金丹。
  此外,本品还有截疟作用,现临床少用。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撒敷或入膏药中贴之。入丸散服,每次0.002~0.004g。
【使用注意】 本品剧毒,内服宜慎用,须掌握好用法用量,不可持续
用,不能做酒剂服。孕妇忌服。外用也不宜过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 
 

 备述      
1.《本草钢目》:“除鼻喘积,烂肉,蚀瘀腐瘰疬。”又“蚀痈疽败肉,枯痔杀虫。”
2.本品主含二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与砷剂具有原浆毒样作用,且能麻痹毛细血管,抑制含兼备酶的活性,并使肝脏脂肪变,肝小叶中心坏死,心、肝、肾、肠充血,上皮细胞坏死,淘米水样腹泻,蛋白尿,血尿眩晕头痛,紫绀,晕厥,昏睡,惊厥,麻痹,以至死亡。一般认为砷与含硫基酶结合,影响酶的活性,从而严重干扰组织代谢,出现中毒,所以临床急救时二疏基丙醇解毒。此外,对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对疟原虫、阿米巴原虫及其它微生物均有杀灭作用;长期少量吸收,同化作用加强,促进骨髓造血机能等。

相关药图:土荆皮 樟脑 瓦楞子 蜂房 儿茶 血竭

中医宝典App下载

砒石

本草相关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