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子
Semen pharbitidis
(英) pharbitis Seed
别名 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
为旋花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L.) 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 itis purpurea(L.)Choisy的成熟种子。表面灰黑色者称黑丑,淡黄色者称白丑,同等使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
[来源]
为旋花科植物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 (L.)Voight的种子。
[植物形态]
一年生缠绕草本,全株密被白色长毛。叶互生,阔心形,全缘;叶柄与总花梗近等长。花序有花1~3朵;萼片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cm,先端尾尖;花冠白色、蓝紫色或紫红色,漏斗状,长5~8cm;雄蕊5;子房3室。蒴果球形。种子5~6粒,卵形,黑色或淡黄白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生于山野灌丛中、村边、路旁;多栽培。全国各地有分布。
[采制]
秋末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
种子似橘瓣状,长4~8mm,宽3~5mm。表面灰黑色(黑丑)或淡黄白色(白丑)。背面有1条浅纵沟,腹面接线的近端处有1点状种脐,微凹。质硬,浸水中作龟裂状胀破,内有浅黄色子叶两片,紧密重叠而皱曲。味辛、苦,有麻感。
[化学成分]
含牵牛子甙(pharbitin)、牵牛子酸C、D(pharbitic acid C,D)、顺芷酸(tiglic acid)、尼里酸(nilic
acid)等。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应用】
1.用于水肿,臌胀。牵牛子苦寒,其性降泄,能通利二便以排泄水湿,其逐水作用虽较甘遂、京大戟稍缓,但仍属有毒峻下之品,以正气未衰水湿实证为宜。始水肿膨胀,二便不利者,可单用研末服;或与茴香为末,姜汁调服;证情较重者,可与甘遂、京大戟等同用,如舟车丸。
2.用于痰饮喘咳。本品又能泻肺气,逐痰饮。治肺气壅滞,痰饮喘咳,面目浮肿者,常与葶苈子、杏仁、橘皮等同用,如牵牛子散。
3.用于肠胃实热积滞,大便秘结。牵牛子有泻下、通便、去积作用。治肠胃湿热积滞,便秘腹胀,或痢疾里急后重者,可与木香、槟榔、枳实同用;治大便秘结,可配桃仁,炼蜜为丸服。
4.用于虫积腹痛。本品能去积杀虫,并可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以排除虫体。治蛔虫、绦虫及虫积腹痛者,可与槟榔、使君子同用,研末送服,以增强去积杀虫之功。
【用法用量】煎服,3一9g。入丸散服,每次1. 5~3g。本品炒用药性减缓。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不宜与巴豆同用。
[附注]
同属植物裂圳牵牛P. nil(L.)Choisy的种子亦作牵牛子入药。
牵牛子
- 牵牛子【本草纲目】
- 牵牛子【本草纲目】图文版
- 牵牛子【果实类中药】
- 牵牛子【中药大全】
- 牵牛子【中药基础】
- 牵牛子《本草纲目》
- 牵牛子《本草经集注》
- 牵牛子《本草蒙筌》
- 牵牛子《本草图经》
- 牵牛子《本草图经》
- 牵牛子《本草衍义》
- 牵牛子《本草易读》
- 牵牛子《本草易读》
- 牵牛子《本草择要纲目》
- 牵牛子《本草择要纲目》
- 牵牛子《得配本草》
- 牵牛子《冯氏锦囊秘录》
- 牵牛子《雷公炮制药性解》
- 牵牛子《名医别录》
- 牵牛子《千金翼方》
- 牵牛子《食疗本草》
- 牵牛子《新修本草》
- 牵牛子《玉楸药解》
- 牵牛子《证类本草》
- 牵牛子《证类本草》
- 牵牛子《中药学》
- 牵牛子散《妇人大全良方》
- 牵牛子(攻)《本草分经》
- 牵牛子(攻)《本草分经》
- 牵牛子(攻)《本草分经》
- 牵牛子(别录)《本草乘雅半偈》
- 牵牛子(别录)《本草乘雅半偈》
- 牵牛子化学成份【中药化学】
- 牵牛子种植栽培【中药种贮】
- 识别真伪牵牛子【中药鉴别】
- 泻利药之牵牛子【中药基础】
- 牵牛子的鉴别要点【中药鉴别】
- 牵牛子治疗肥胖偏方【中药减肥】
- 牵牛子治不同水肿偏方【中药偏方秘方】
- 牵牛子治疗便秘偏方几则【消化系统偏方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