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子
黄药子原植物
Dioscorea bulbifera L.--薯蓣科Dioscoreaceae
缠绕草质藤本。块茎卵圆形至长圆形,表面密生多数细长须根。茎无毛。单叶互生;叶片宽卵状心形或卵状心形,长5~16(~26)cm,宽2~14(~26)cm,顶端尾状渐尖,边缘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叶腋内有大小不等紫褐色的球形或卵圆形珠芽,直径1~3cm,外有圆形斑点。雄花序穗状下垂,常数个丛生于叶腋,有时基部花序延长排列成圆锥状;雄花单生密集,基部有卵形苞片2枚;花被片披针形,新鲜时紫色;雄蕊6枚,着生于花被基部,花丝与花药近等长。雌花序与雄花序相似,常2至数个丛生叶腋,长20~50cm;退化雄蕊6枚,长仅为花被片1/4。蒴果反折下垂,三棱状长圆形,长1.5~3cm,宽0.5~1.5cm,两端圆形,成熟时淡黄色,表面密生紫色小斑点。种子深褐色,扁卵形,通常两两着生于每室中轴的顶端,种翅栗褐色,向种子上方延伸呈长圆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多生于河谷边、山谷阴沟或杂木林边缘,有时房屋前后或路旁的树荫下也能生长。
分布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在河北及山东省也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