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矾

  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胆矾的晶体,或为人工制成的含水硫酸铜。

  [原矿物]

  胆矾 Chalcanthite

  

形态:三斜晶系。晶体作板状或短柱状,通常为致密块状、钟乳状、被膜状、肾状、有时具纤维状。颜色为天蓝、蓝色,有时微带浅绿。条痕无色或带浅蓝。光泽玻璃状。半透明至透明。断口贝壳状。硬度2.5。比重2.1~2.3。性极脆。无臭,味涩,能令人作呕。

  [生境分布]

  产于铜矿的次生氧化带中。分布云南、山西、江西、广东、陕西、甘肃。

  [采制]

  可于铜矿中挖得,选择蓝色透明的结晶,即得。人工制品,可用硫酸作用于铜片或氧化铜而制得。

  [化学成分]

  通常为含水硫酸铜(CuSO4·5H2O)。

  [药理作用]

  能与蛋白质结合而生成不溶性的蛋白化合物而沉淀,故其浓溶液对局部粘膜具有腐蚀作用,稀溶液则有收敛制泌作用。内服后因能刺激胃壁知觉神经,经反射至延髓呕吐中枢,会引起反射性呕吐

  [性味功能]

  酸、辛,寒;有毒。催吐,祛腐,解毒

  [主治用法]

  治风痰壅塞,喉痹癫痫,牙疗,口疮,烂弦风眼,痔疮,肿毒。入丸散。外用研末撤或调敷,或以水溶化洗眼。

  [用量]

  0.5~1g;外用适量。

  [附注]

  体虚者忌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