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黄

  硫黄 Sulphur

  

形态:斜方晶系。晶体的锥面发达,偶而呈厚板状。常见者为致密块状、钟乳状、被膜状、土状等。颜色有黄、浅黄、淡绿黄、灰黄、褐色和黑色等。条痕白色至浅黄色。晶面具金刚光泽,断口呈脂肪光泽。半透明。解理不完全,断口呈贝壳状或参差状。硬度1~2。比重2.05~2.08。性脆。易碎。用手握紧置于耳旁,可闻轻微的爆裂声。体轻。有特异的臭气、味淡。

  [生境分布]

  常见于温泉口壁、喷泉及火山口域;有时在沉积岩中。分布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四川、广东、台湾。

  [采制]

  将泥块状的硫黄及矿石,在坑内用素烧罐加热熔化,取其上层之硫黄溶液,倒入模型内,冷却后取出。

  [化学成分]

  主含98.o%以上的单质硫。

  [性味功能]

  酸,温;有毒。外用止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

  [主治用法]

  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用于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内服炮制后入丸散服;外服研末油调涂敷患处。

  [用量]

  1.5~3g;外用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