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菊銀花茶

  天氣乍暖還寒,患流感者眾,尤其春季以風熱感冒者為多,不少人都在風熱感冒初起時泡飲中藥茶,其中以桑菊銀花茶甚為普遍(此方亦為政府衛生署的選方),本欄特邀註冊中醫陳抗生,為讀者撰文解讀此民間茶療驗方──

  組成:桑葉6g、菊花10g、銀花6g、薄荷3g、桔梗6g、甘草3g。

  用法:先把桑葉、菊花、銀花、甘草四味洗淨,加水約500ml,若有咽喉不適者,可加桔梗同煎。上藥煮沸約10分鐘,再放入薄荷,焗5分鐘,濾去渣,當茶飲用。

  方解:本方是桑菊飲的加減方,桑菊飲溫病條辨是經過長期大量臨床驗證,按照國際規定的隨機數字法隨機分組(用藥組、對照組),並通過統計學處理,數十年來已不斷有大量現代臨床驗證文獻報告,證實行之有效的中醫藥名方。

  甘草調和百藥

  討論:(1)甘草是一味常用藥,由於它能通12經,可升可降,與補、瀉、寒、熱、溫、涼等各類藥物配合應用,使各藥相互和諧,故前人用之為「調和百藥」,是各類方劑的「百撘之王」。

  隨著中草藥在各個醫學領域中廣泛使用,甘草的毒性雖很低,但其長期應用或大量使用引起的不良反應,在國內的中醫藥文獻中屢見報道,並越來越引起臨床學家的重視。

  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甘草次酸的化學結構與腎上腺皮質激素相似,能促進水和鈉鹽在體內的瀦留和排出鉀離子,故有抗利尿作用。但不宜長期大量應用,長期濫用可引起甘草性假醛固酮增多症(Licoricc Znduced

  Psundoaldo-Stronism),呈現水腫、高血壓、低血鉀、高血鈉、全身乏力等病徵,嚴重時可導致代謝性碱中毒。又因甘草有糖皮質激素樣作用,可促進糖原異生,故糖尿病患者應慎用。本方的甘草為預防用藥之調和劑,用量只3g,並非大劑量長期應用,故方中之應用是安全而合理的。

  年老體弱者慎服

  (2)本藥膳方為辛涼解表之良方,適於體質偏熱的人群預防流感之用。但是,作為預防用藥的湯水篇指引,難免使市民誤會可以長期服用。根據上海學者預防流感的經驗,組方中既要注意防止感染,又要考慮固護正氣,即「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桑菊銀花茶已有「桑菊飲」之三味主藥,桑葉、菊花、薄荷合用本身已夠辛涼疏風清熱之功效。在非患病的人群(雖然體質偏熱、大便乾結、尿赤黃等,尚屬亞健康狀態)預防用藥中,再加上性寒涼血的金銀花清熱解毒,雖可試用。但對年老或體弱的體質偏熱易感人群,應警惕寒涼偏過,導致傷陽敗胃。

  桑菊棗湯 益氣健脾

  又因甘草在本食療方只是調和輔助之「使藥」,方中若去除甘草也不會影響功效。長期服用者,可考慮免用甘草。若本方去除甘草後,改用大棗3-10枚,既可緩和藥性,又可保護正氣,其補益脾胃的功效,對脾胃虛弱,氣虛不足,倦怠乏力者是有助的。

  國內著名中醫藥膳家張令德的「桑菊大棗湯」,經大量臨床驗證行之有效,其處方由桑葉、菊花、薄荷、大棗四味組成,與本藥膳方「桑菊銀花茶」組方近似,既有疏風清熱之功,又有益氣健脾之效。此為純學術性的磋商,供同業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