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变质原因
中药饮片是中成药的原料,也是中医药理论的具体体现,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其临床疗效的好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有时又存在着“医好,方良,药不精”问题。这是因为中药饮片的质量涉及到了一系列的环节。因此从药材品种、生长环境、采收、加工炮制、运输、使用到贮藏保管等,都必须认真规范地进行操作,才能保证药物的疗效。研究发现,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遗传变异因素的影响。生物体内一些遗传物质的改变可以使其变种、变型等,从而产生次生代谢产物多型性。例如,曾经广泛应用的二倍体均为栽培品,它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作用,而某些产地所产的板蓝根则根本不具备抗病毒活性,无法起到应有的疗效。
产地土壤因素的影响。一种药材并不只有一个产地,同一种药材产地有很多,但药材的质量与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特别是土壤成分对中药内在成分有着很大的影响。各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多样,同一种药材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其药效和药性差别很大,不同中药材的主产地各不相同,真正好的药材,必须是中药品种与生态环境的最佳统一。
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对生物体内次生代谢物质的积累影响很大,从而会对中药饮片的疗效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药物人们都会挑剔产地的原因。比如金银花这一药物,正规的金银花绿原酸含量应达到5.87%,而四川天全出产的绿原酸含量仅为0.125%,相差非常巨大。
温度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温度的改变会直接影响生物体内酶的活性和生化反应速度,进而影响机体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比如人参喜欢生长在寒冷、湿润的气候环境里,所以强光和高温对它影响都很大。
生长年限和采集季节因素的影响。中药大多是植物药材,而植物在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根、茎、叶、花各部分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不相同,若不能适时、适当采集,就会影响药材质量。中药材的采集其实是有着严格的时间区别的,不同的药材,应该在各自恰当的时间采摘,才能保证药品的质量。但现在很多中药材的采收基本上都是随意的,这种“何时用何时米,何时方便何时采”的方法,大大降低了中药材的质量。比如根和根茎类的采集应以二、八月为佳,因为早春及深秋时植物根茎中的药物有效成分含量最高。
炮制不规范因素的影响。炮制是中药的一大特色,如果炮制得法,不但能增强疗效,还能减少或消除毒副作用。但如果不遵从中药炮制理论而进行不规范炮制,那么就会使饮片的药效下降。
人为因素的影响。如今,中药材的造假、掺假现象非常严重,很多普通患者不懂得辨识药材,于是常常遇到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故意混淆品种、在药材中掺杂质j或异物等情况,这样不仅延误了病情,甚至还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大家在买药材时要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