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素
現行肝癌的治療方法令醫界無法滿意,成大醫學院團隊,最近試驗以刀豆提煉而得的「刀豆素」,用於對付小鼠原位肝癌,可誘導肝腫瘤細胞進行細胞自噬,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可望成為後續研究治療人體原位肝癌試劑的新方向。
主導研究的成大基礎醫學研究所張志鵬指出,肝腫瘤是造成亞洲包括中國及台灣男性癌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現在治療肝腫瘤的方法令人不滿意,需要更多的研究,以發展出更有效率的治療方法,團隊研究發現刀豆素提供了一個新的機制,可以治療肝腫瘤。
研究結論指出,刀豆素與甘露糖、葡萄糖的特異性結合,至肝腫瘤細胞後,會造成肝腫瘤細胞在高劑量時死亡,低劑量時抑制其生長力,機制是透過誘導細胞自噬的方式,影響粒腺體的功能,而造成細胞自噬似的死亡。
刀豆素( Con A)是從刀豆(又稱 Jack bean) 種子分離出來,是最常用的外源凝集素(檢測癌病變的異常醣化現象),免疫學家長久以來用於刺激 T細胞的增殖,經胞飲作用吞入後集中在粒腺體,造成粒腺體通透性增加,啟動細胞自噬路徑以及酸性囊泡器的形成。
過去研究腫瘤細胞在小鼠體內的生長,通常是直接將移植的腫瘤細胞接種在背部,雖易於觀察及記錄,成大團隊認為不符合臨床上腫瘤的實況,而將同品系的肝癌細胞株先植入小鼠的脾臟,癌細胞聚集生長後,再轉移至肝臟,於一至二週內引發小鼠產生很多結的肝癌,其他器官並未長出腫瘤,符合原位肝癌的特徵。
因刀豆素本身具有引發腫瘤細胞自噬的功能,加上刺激淋巴細胞進入肝臟清除腫瘤,雙重作用之下,可有效地抑制小鼠肝腫瘤的生長,團隊認為根據研究試驗結果,也有機會開發出自然界中類似刀豆素抗腫瘤的試劑。
刀豆素 又称伴刀豆球蛋白A,刀豆球蛋白A,刀豆素A。自刀豆和豌豆等籽粒中提取而得的一种植物凝集素(1ectin)。为四聚体球蛋白,分子量102000。每个亚基含237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25500,结合一个Ca2+和一个Mn2+,含一个糖结合部位。能与α-甘露糖、α-葡萄糖(细胞膜糖蛋白上)专一地结合,结合位点要求是α-D-吡喃甘露糖或α-D吡喃葡萄糖六元环中的C-3/C-4和C-6未被取代羟基。能与以α-1,2糖苷键连接的甘露二糖和甘露三糖有最大的亲和力。
【英文名称】Concanavalin A。
【性 状】白色疏松团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