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产业竞争优势

  对我国而言,中药产业的比较优势不言而喻且不可多得。今年5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不过,变中药产业的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还存在诸多变数。

  我国的多种地貌和复杂的生态环境,涵养了十分丰富的中药资源;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以及多年的发展,使我国中药产业基本形成了涵盖药材种植、中成药生产和药品流通的产业链;近些年,一批中药骨干企业的成长和中药新药的研发推广,使中药科研、开发与生产相结合的体系走向健全;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随着预防为主保健观念的深入人心,中药以其“简、便、廉、验、安全、治未病、药食同源”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意味着,中药产业成长空间巨大

  但是,在我国,中药产业的比较优势发挥尚不到位,我们有太多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过度采集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一些野生药材资源正在迅速减少甚至消失。二是部分中药药材由农户分散种植,加之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导致一些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不理想、质量不稳定。三是传统中药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些经典、有效的传统中药处方没能得到有效挖掘和传承。四是很多相关企业规模偏小,产品低水平重复,处方雷同、疗效雷同。五是中药产业技术储备不足,现代科技对中药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振兴中药产业意义重大,那么,怎样提升中药产业的竞争力?这方面的建议包括:一是研究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医学发展给中药产业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二是科学保护、开发和利用中药资源,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建设中药药材种植的规范化生产基地;四是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集研发、中试、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五是通过加大投入提升中药科技创新能力,在财政加大投入的同时,用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一步投资中药产业;六是针对中医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未能有效传承、部分特色诊疗医术濒临失传的现状,加强中医中药的理论研究,促进中药产业和中医同步发展;七是加强药材种植、中药生产、中药研发等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中药产业的振兴奠定人才基础。

  上述工作做好了,中药产业有望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