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藤可改善帕金逊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研究发现,中药「鉤藤」中的主要成分「异鉤藤硷」能够清除积聚於大脑、引致帕金逊症的异常蛋白(alpha-synuclein),从而紓缓帕金逊症病人的临床症状,亦可减轻服食西药引起的副作用。但中医药专家不建议市民随便服用鉤藤。
中医药学院副教授李敏的研究团队经过十年研究以中药治疗帕金逊症,发现中药鉤藤中的「异鉤藤硷」可以在神经细胞中诱导自噬现象的出现。自噬是生物体固有的一种清除异常蛋白、提供能量的保护机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自噬功能通常出现紊乱而导致异常蛋白堆积。异鉤藤硷通过在神经细胞中促进自噬作用,加快清除帕金逊症致病性蛋白alpha-synuclein,从而保护身体神经。异鉤藤硷除了在神经源性的肿瘤细胞中诱导自噬,在果蝇模型和小鼠神经元中同样能诱导了自噬的產生。
在这药理研究基础上,研究人员○七年至○九年间,进行了以有鉤藤中药复方治疗帕金逊症的先导性临床试验研究,比较了四十七位病人服药前后的疗效反应。在二十四星期的双盲临床试验期间,病人每天如常服用同等剂量的西药,当中二十二位病人服用中药复方冲剂(加味),二十五位病人则服用安慰剂(没有药效的淀粉)。研究人员在二十四星期治疗后进行总结比较,发现服用中药复方组的病人的非运动性症状,如抑鬱、大便困难、失眠等等,有明显改善,同时,他们的沟通能力也较没有服用的病人明显提高。
李敏说,鉤藤乃经常使用的中药。鉤藤甘凉。清热平肝,熄风定惊。不过李敏不赞成市民自行服用,因為这次研究是针对帕金逊症「脾虚症」病人,其他症型的市民自行「执药」或无效或引起副作用。
研究团队已為研究结果申报了美国专利,同时获香港食物及卫生局资助六十万元,现正展开第二阶段临床研究,希望用更大剂量的鉤藤及更长时间作临床研究。十八至八十岁的原发性帕金逊症患者可致电67008538,向蔡先生报名参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