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成药营销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套中医养生书籍销量竟然超过300万册;中药凉茶王老吉,仅几年的时间年销量竟然达到了100多亿元。

  从04年开始,中医文化在神州大地形成了冲击力巨大的热潮。奇锐注意到,在08年6月的畅销书排行榜前十名中,竟然有三本通俗中医养生书籍。先是《人体使用手册》火爆一时,紧接着07年2月出版的《求医不如求己》更是火爆,据奇瑞在出版界的朋友介绍从2月出版至12月,《求医》加印12次,销量超过百万册。而整个《求医不如求己》系列,累计销量达到300万册之多。

  不光是通俗中医养生读物热销,连非常严肃的探讨中医《伤寒论》的《思考中医》,出版后竟然也取得了传统意义上非常高的销量——凡此种种迹象皆可表明,神州大地上,已经形成了中医养生热,并且还在不断升温。

  我们暂且不讨论中医养生热为何出现,奇锐要问:面对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做药品的企业家、营销FromEMKT.com.cn人们,难道能允许自己错过这机遇吗?显然不可以。

  一个企业要单靠自己的能力去造势,去影响消费者,不但工作量极大、而且效果也是难以保证。

  但是如果抓对了趋势,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2003年SARS爆发的时候,全国上下维生素纷纷脱销,很多产品本来面临困境,竟然借此一举扭转颓势,当时香雪制药的抗病毒口服液、上海罗氏操作的力度伸、上海健特操作的黄金搭档等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奇锐看来,做营销工作,要想获得大的成就,很多情况下,取决于营销人能否把握消费趋势,只要跟对了潮流、能够顺势而为,那么就能获得良好的销售效果。

  那么当前的中医文化热,给企业家和营销人提供了什么机会呢?

  在奇锐看来,这意味着:

  第一,中国的消费者正越来越接受中医理论和文化。借着《求医》等中医通俗读物掀起的热潮,广大消费者已经接受了中医知识普及教育。当消费者接受了中医的观念和理论的时候,那么很可能我们的中药产品、我们的中医概念的器械推广方法就要调整了;

  第二,要学会借势。特别是对OTC中成药和类OTC中成药,中药概念保健品等,更是需要借此良机。一旦把握准了消费机会,产品的品牌和销量将会获得飞跃。

  第三,要重视互联网传播的影响力。奇锐注意到,《求医》、《人体使用手册》等畅销书的热销,早期全部发表在健康类BLOG发帖,引起了网民关注之后,才变成畅销书,这提示我们,对3亿多高收入、多数集中在城市中的网民来说,互联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经彻底威胁了电视媒体的霸主地位;对于做OTC的企业来说,这点尤其需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