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桂郁金销势看好

  三七又叫田七、参三七、。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生品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能;熟品补血和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具有止血、抗血小板聚集和溶栓、溶血、造血、抗冠心病、扩张血管、降压、抗心律不齐、抗动脉硬化、耐缺氧抗休克、抑制中枢神经、镇痛、降血脂、抗炎、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护肝利胆等多种作用。主产云南文山州和广西百色市部分县。

  2008年1—2月在广西市场的三七销势仍较疲软,价处低位。每千克销价:40头为65—67元、60头61—62元、80头56—58元,120头53—54元,无数头45—47元。3—6月市上走势开始转快,价格分别升至78—80元、70—72元、65—67元、60—62元、53—55元。7—9月销势继续加快,价又上扬,分别升至90—91元、78—80元、75—76元、68—69元、60—61元。半年多时间,广西市场上的三七缘何走势如此看好,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扬呢?通过产地和市场调查获悉,一是近两、三年种植面积递减,自2005年起市场上三七销势便出现走缓,价一路下滑,2005年1月每千克销价:40头还是115—120元、60头110—112元。80头108—110元,120头105—108元,无数头100—106元。到了2006年元月,事隔一年其价便分别跌至65—70元、60—65元、58—63元、55—58元、45—50元。自此以后的两年间市上销势毫无起色,产地七农看到种三七本大利薄,无大利可图,因此,纷纷压缩了种植面积,有关部门统计:2005末2006年春三七在地面积也由2005年初43500亩减少到了约38000亩,2007年再减到30000亩。三七通常移栽后两年采挖,2006年冬至2007年春种下的三七到2008年冬2009年春也到采挖期,估计这一产季采挖面积不足15000亩,加上今春产地受到冰冻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估计总产量尚不足1000吨,比正常年产量减少3成左右。二是,医药工业销量增加,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医药工业对三七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据初步统计,目前以三七为原药料生产的中成药、保健品、日用品也超出130个品种,年销三七在1000吨左右,约占三七销量七成左右,而配方及其它销量只约占3成。从近年全国年销量看已达1250—1350吨。三、商家惜售,去冬今春由于产地三七在地面缩减,也影响今冬的采挖面积,而估计总产量只有1000吨左右,商家掌握这几方面信息后,看到了商机,对原有库存捂盘待售,部分商家还入市吸货囤积,从而市上货少,销势加快,价格也不断走高。四是出口量增加,三七出口曾因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成为出口的瓶颈。近年来,在三七产区国家实施了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使三七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三七的年出口量在逐年增加,而是促使今年以来广西市场的三七销势看好,价格不断上扬。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冬上市的三七减少,已无可置疑,预测今秋至明年产新前销势仍会看好,价仍有上升空间。

  桂郁金又叫莪苓。姜科植物广西莪术的干燥块根,是我国三大商品郁金之一,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的功能。广西是桂郁金的主要产区,产量约占全国郁金产量60%以上,每年产量和销势如何,均对国内市场带来一定影响,2007年产新以来,广西市场的桂郁金一直销势放缓,价格不断走低,从产新前12—14元,跌至年末的8—8.5元,跌幅为33.3—39.3%,进入2008年1—3月又跌至5—5.5元,而进入4月份以后销势便出现转机,走出了低迷的市态,走动不断加快,价格反弹且不断走高,目前已升至7.5—8元,升幅高达44.2—45.4%。为何近几个月来广西市场上的桂郁金销势不断看好,价格不断走高呢?从桂郁金产地和市场了解获悉:一是种植面积缩减,广西桂郁金主产于钦州市灵山县的陆屋镇、钦北区的青塘镇,玉林市福绵区亦有产。2006年全自治区种植面积达40000亩,产量约6000吨,2007年销势欠畅,价格下滑,但是仍然有部分药农存在侥幸心理,种植面积仍有30000亩,尽比2006年减少10000亩,产量仍有5000吨左右,两年产量达11000吨,出现产大于销,市上走势低迷,价处低位。2008年种植面积大减,仅有15000亩左右,估计产量只有2700一2800吨,产销将出现缺口,二是商家囤积,2008年4月桂郁金种植季节过后,当商家从产地获得种植面积锐减的信息后,出于他们的商业敏感,开始陆续从产区药农手中收购未销出的低价存货,一些药商也入市大批量吸货进行囤积待价而沽。致4月份以来销势渐渐转好,价格不断走高。到8月份销价便升至7.5—8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08年桂郁金的种植面积锐减已毋庸置疑,只是目前商家库存量难以摸清,今年产新后销势如何,仍需密切关注。

中医大全

中医名词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