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李时珍”识百草
9月25日上午,他穿着白色衬衫、戴着眼镜和往常一样,坐在充满中草药味的办公室里备课。看起来书卷气十足,一个典型的大学老师形象。然而一到节假日,他便穿梭于辽南的山山水水,四处找寻草药,那时他更像一个药农。就是这样一位朴实的大学老师,经过9年多的苦苦寻觅,终于完成了525种辽南药用植物的采集工作,并完成了《辽南地区药用植物图鉴》的编写工作。当这本详细记述辽南草药辨识的书摆到他的面前时,他的兴奋溢于言表。他就是身兼辽宁省中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大学医学院副教授——高松。
对草药进行正本清源
1999年之前,高松在大连第四人民医院工作。那时的他,发现市场上有不少假冒伪劣的中草药。有的中草药,虽然知道是伪品,却不知道它的产地。时间长了,高松发觉老百姓对中草药原植物了解得不多,有的药农对草药了解得不全面,很容易发生误采,误采的结果是误卖。
高松知道,辽南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药材的种植以及中草药的研制开发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系统有效地发掘这些药用植物资源,对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转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开发这些药用植物资源,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有义务对中草药进行正本清源。让人们认识草药、了解草药,也让中草药鉴别这一专业能后继有人。
走遍辽南识百草
古有李时珍走遍大江南北,对草药进行鉴别考证,历经27载著成《本草纲目》,造福子孙后代;今天,高松在其前辈的指引下,走上了同一条路。
枝剪、手镐、相机、标本夹,这是高松每次上山必带的4样工具。1999年至今,它们跟随高松几乎走遍了辽南地区的高山沟壑,一路跋山涉水。 高松告诉记者,多数药用植物的生长旺盛期为6、7月份,此时是最好的辨识时期,《图鉴》中的525种植物照片大多都是他冒着酷暑、汗流浃背拍摄到的。
虽然书稿已经完成,9月20日,高松还是约朋友去爬庄河的大黑山。他们驱车前往,走了10多里的小路后,他们又走了5里的山路才来到山脚下。庄河的大黑山海拔1030米,非常陡峭难爬,爬到最艰难的时候,他们手脚并用。虽然很累、很辛苦,但是高松却很高兴,因为山脚下、山腰上、山顶上生长着不同的植被,这些植被都是平时很难见到的。经过一段艰辛后,终于上了山顶,站在山顶眺望时,大家都在喊:“值”。因为朋友们看到了壮观的古时河,而高松除此之外,还采集到了平常少见的植物——荆条。
大连大学坐落于开发区的大黑山脚下,利用这个条件,高松多次到大黑山考察药用植物,基本上走遍了大黑山的每一个角落。
最怕有蛇出没
野外考察,并不是消遣的旅游,炎热和蚊虫叮咬自不必说,危险随时可能出现,没膝的树叶层底下,没人知道会有什么;蛇蝎可能就在脚边、头顶……然而,这一切都挡不住他执著的前进步伐,为了能拍摄到这些珍贵的药用植物的最原始生长环境,他爬过悬崖峭壁,钻过阴暗的沟谷,无数次与危险擦肩而过。
因为野外考察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所以每次上山,高松都要喊上几个愿意一起登山的朋友和他做伴。实在没有人了,他就拖上爱人陪他上山。说起上山的危险,高松笑着说:“我最怕蛇了。现在还能强点了,以前看到蛇,真是吓得头发丝都能站起来。”
作为药性植物辨认课的老师,高松经常要带学生做野外实践。一到空地上,高松就开始告诫学生:爬山累了也不要抓树枝借力,累了不能直接依靠在石头上。高松的话音未落,只听学生一声尖叫,原来一条大蛇直挺挺地靠着石头上垂了下来。后来在当地向导的帮助下,他们将蛇抓住,然后放生。还有一次,高松和朋友上山,突然一抬头,发现一条蝮蛇就在头顶上,吓得他一动不敢动,当蛇走远了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已经惊出了一身冷汗。
让草药鉴别后继有人
在高松办公室的书柜里,摆的都是植物标本。高老师说,那都是他自己做的,为的是给学生上课展示用。他认为药物识别是中药学及中药鉴定学的基础,但很少有学生能很好地掌握。书本上简单的黑白线条描绘,不利于学生对药性植物形态和生长环境的鉴别,容易产生混淆。于是高松就将自己采集的500余张彩色药性植物图片应用于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们对草药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与此同时,他还成立了一个中草药工作室,和学生们一道进行野外考察,辨识草药,炮制草药,有力地促进了教学。
高松说:“研究中药,没有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是做不来的!”在长达9年的野外考察中,他几乎都是利用节假日自费进行的。相机、胶卷是用自己的积蓄买来的,车是自己通过朋友联系的。到桓仁考察,和朋友两个人住的是80元钱一天的旅店。他认为就那么两天时间,怎么就不能对付一下。“学校给了我很多的支持,我要加油努力啊。”
日积月累,如今的高松具备了丰富的药用植物鉴定知识,对辽南的药用植物分布也是了如指掌。对于《辽南地区药用植物图鉴》的出版,高松则显得很兴奋,他说:“这本书不仅是我多年劳动的结晶,同时也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草药辨识的科普知识,更重要的是希望草药鉴别这个专业能后继有人,让我们辽南也有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草药书。”
《辽南地区药用植物图鉴》出版了 ,可是高松的科研脚步却没有停止,他有一个愿望,就是能出版一本《辽宁中药志》,让更多的人了解草药,进而填补辽宁在中药书籍上的一项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