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草产业

  近年来,在福建武平县中山中心供销社仙草专业合作社的引导下,当地农民广泛种植仙草,实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碧绿的仙草逐步发展成一项火红的产业,并由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仙草,又称仙人草凉粉草,属一年生唇形科草本植物,是植物中的天然绿色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医药价值,客家民俗中自古就有种植、加工、经营和食用仙草的历史。仙草的药用、食用等功能,昭示着其具有广阔的市场,是一种投资成本低、产值高、风险低的朝阳产业。武平县中山中心供销社敏感地把握住商机,于2005年12月创办了中山仙草专业合作社,2007年7月更名为绿露仙草专业合作社。

  该专业合作社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打造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持,以农户为依托,上联企业、下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推进仙草种植、加工、营销的规范化和产业化,引导农民走科学种植、加工、营销之路,促进仙草增产和农民增收,努力把专业合作社建设成为有实力、成规模、上档次,具有强大的带动、示范作用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以前,农户种植仙草,往往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时有“卖难”、“贱卖”等问题。同时,仙草质量也不稳定,难以形成产业优势。绿露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建立了仙草生产基地。2006年,他们与中山、民主、下坝、中赤4个乡(镇)的421户农户签订委托种植合同,带动农户652户,种植仙草5080亩;2007年,他们的种植面积增至5200亩,带动东留、永平等毗邻乡镇农民种植2000亩。为推广仙草新品种和新技术,合作社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300亩,用于新、优、特品种的试验、培育、推广,采用黑地膜种植新技术,将每亩产量250公斤左右提高到400至750公斤。

  为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他们积极开展宣传,组织技术培训,印发宣传资料共11期6000多份;张贴宣传专刊8期;举办仙草种植技术培训班7次;参加农户2000余人次;指派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免费指导社员科学育苗;实行优惠供应农资商品,以市场价为基准,化肥优惠2%、农药优惠5%的价格供应仙草种植户;并承诺仙草的最低收购价,解除农民后顾之忧,提高种植积极性。同时,专业合作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立贮存仓库,添置初级加工设备,与营销大户联合建有300吨以上的贮存仓库4座、200吨的6座、100吨以内的12座,购置粗加工设备32台。

  此外,合作社还发展订单种植,实行订单生产、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产品远销广东、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地。2006年,他们与广州某药材公司签订委托种植合同3000亩,收购价为2.20到4.60元/公斤,实现产值900万元;2007年,他们与广州等医药公司和龙岩某饮料厂签订委托种植协议7000亩,收购价5.00到6.00元/公斤,产值1650万元,新增税收21万元,帮助社员实现收入1160万元以上;2008年,又与广州某饮料公司签订种植5000亩协议,确保了产品销路畅通。

  绿露专业合作社的成功运作,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仙草产业的发展,解决了不少耕地多年抛荒的问题,充分利用山垄田、山边田及荒山坡地,提高了山地使用效益,深得当地政府的肯定和农民群众的欢迎。

  2006年被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列为“千社千品”富农工程示范点;2007年1月被龙岩市供销社授予“先进专业合作社”;2007年5月被龙岩市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农村妇女示范专业合作社”。

  在谈到今后的发展时,武平县中山中心供销社主任 、绿露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刘星光告诉笔者,目前,资金不足仍然是仙草产业发展的瓶颈;机械化作业少导致仙草无法及时收割上市;市场购销价格波动大导致种植面积不稳定;缺乏精深加工导致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等因素,影响了仙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合作社将争取资金投入,成立科研机构,推广科技知识,提高规范化程度和生产经营层次,吸引有实力的加工企业前来建立生产、加工、科研基地,探索走精深加工的发展路子,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有机、绿色、无公害仙草生产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