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 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

  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 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10~

  25cm,直径0.2~1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皱纹及少数细根痕;皮部脱落处呈

  黄红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

  无臭,味微苦,久嚼刺舌。

  【鉴别】 (1) 本品根横切面:木栓细胞6~12 列,含棕色物。皮层薄壁细胞有的

  含红棕色颗粒。韧皮部细胞较小。形成层不甚明显。木质部占根的主要部分,全部木化,

  射线不明显。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

  (2) 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醚5ml,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加氢氧化钠试液1ml,振

  摇,静置使分层,水层显红色;醚层无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显天蓝色荧光。 (3) 取本品粉末0.5g,置锥形瓶中,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

  缩至约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茜草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大

  叶茜草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

  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

  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

  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

  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 H 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2.0%。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四氢呋

  喃(310:90: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理论板数按大叶茜草素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大叶茜草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80μg的

  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

  25ml,称定重量,浸泡过夜,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

  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

  得。

  本品按干燥计算,含大叶茜草素(C17H15O4)不得少于0.40%。

  【炮制】 茜草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茜草炭 取茜草片或段,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肝经。

  【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

  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用法与用量】 6~9g。

  【贮藏】 置干燥处。

  附: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畏鼠姑。"

  2.《本草蒙签》:"勿犯铜铁。"

  3.《本草经疏》:"病人虽见血症,若加泄泻、饮食不进者,勿服。"

  4.《本草正》:"气虚不摄血及脾寒者勿用。"

  5.《本草汇言》:"精虚血少者,脾虚胃弱者,阴虚火胜者,俱禁用之。"

  6.《本草从新》:"无瘀滞者忌投。"

  7.《本草求真》:"血虚发热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