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脏辨治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是指窦性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轻者一般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重者可出现胸闷、心悸、头晕、黑蒙晕厥、神疲乏力等症。

  窦性心动过缓属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其病变在心,但又不止于心。《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阐述了心脏与其他脏腑间的关系,说明无论哪一脏腑功能失常,均可影响心气的正常活动而发病。因此,从五脏辨治窦性心动过缓,可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心气不足

  年老体衰,或久病正虚等可导致心气亏虚,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无力鼓动心脏搏动而发病。久病致瘀,瘀血阻碍心脉,使血行缓慢也可发病。若心气虚进一步发展,出现心阳虚,则病情加重。临床特征:心悸,心累,动则更甚,头晕乏力,自汗,或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方用五味子汤。若兼畏寒肢冷等阳虚症者加附子、三七;兼痰浊者加二陈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