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调治亚健康状态成为热点
近年来,亚健康状态在我国已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60%以上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所谓亚健康状态是指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状态,又称之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游离状态等。亚健康状态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竞争激烈的国家和地区广泛存在。随着世界医学向病前状态干预和疾病防治的重心逐渐转移,亚健康状态的治疗成为热点课题。而中医药在调治机体整体功能状态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和特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吴童等科研人员,对近十年来国内各类期刊发表的有关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状态研究的论文400余篇,运用VisualFoxpro6.0数据库软件做了统计分析。按照处方中药物使用频率分析来看,90个处方中,包含155味中药,其中频数10次以上的有柴胡),清热药1味。在14味药中,补气、补血、活血药共11味,占78.5%。
在脏腑定位上,从14味药的归经分类看,其中归脾经的有4位,归肝经的有7味,归肺经的有5味,归肾经的有5味,归心经的有4味。从而得出以脾气虚、肝血虚为主证。
研究人员通过上述研究对比分析,认为当前中医对亚健康状态调治的重点普遍在补气补血两个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到协调虚和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