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之过?还是人之过?
前不久,许多媒体都引用了新华社的一条消息____ 我国某地区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对1993—1999年间5900份某地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表明,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中,抗生素占首位(48.2%),中药以13.4%的比例占第二位;
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对1994年至1999年10月因药源性疾病住院病例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致病药物中,中药仅次于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排在第三位。可见,中药的毒副作用对人体的危害,也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中药的应用成了临床上一个不得不令人深思的问题。
由此,有人知道中药对人体导致的副作用后,甚至对中医药理论产生了怀疑。
需要我们冷静下来思考的是,导致这些不良后果产生的,是药物本身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临床上,常常遇到不少医生,尤其是对中医理论和中药药性没有多少了解的医生,给病人开一些中成药治疗,这些中成药物往往会被人认为是无毒副作用的。
最普通的感冒治疗时也不例外,有的医生不进行辨证,连最基本的“风寒”、“风热”,“表、里、虚、实”都不进行辨证,就为病人开药治疗。常会阴错阳差地给一些风寒的病人处以辛凉的药物,给表虚的病人开“解表”作用的中药。甚至在风寒感冒的早期就给患者开出诸如黄连上清丸等药物,亦会出现对药物的依赖性__一服药就有用,一停药就比原来还重的现象;还有患者长年服用活血化淤药物而不辍,久而久之,自然会耗散阴液,导致气血虚损,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病人的体质会逐渐地下降。越来越感觉气短神乏;我在临床上还碰到一些风湿病等有疼痛症状存在的患者,长期服用含有马钱子等成分的中药,形成积累中毒的症状。而此类的患者长期应用激素及镇痛类的药物,对于人体的胃肠功能,肝肾功能,骨质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这不但使疾病不能从根本上得到痊愈,反而会让身体产生更多的新疾病!种种类似于上述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不是药物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应该说:药无罪,人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