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胶囊崩解延迟的根本对策阻止明胶发生交联反应

  近年来,软胶囊剂发展迅速,已有多种产品上市,尤其在中药新药改变剂型

  的申报中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目前,在中药新药研究和生产中,软胶囊剂出现

  的主要问题为崩解时限延迟,具体表现为胶囊壳内壁出现一层膜状物质,崩解时

  间延长,溶出速率下降甚至完全不溶。

  ■明胶老化是根本原因

  崩解时限延迟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主要原因为囊壳成分明胶产

  生交联反应引起老化,使胶囊壳的溶解性质改变,能够引起明胶老化的因素一般

  都会对胶囊的崩解速度产生影响。国内目前对软胶囊,尤其是中药软胶囊的老化

  机理及延缓方法的研究表明,低分子醛类物质以及明胶自氧化过程均可使明胶中

  氨基酸侧链基团之间产生交联,这是软胶囊出现崩解迟缓的主要原因。

  ■囊壳因素不可忽视

  囊壳配方组成也会影响崩解速度。软胶囊囊壳一般由胶料、增塑剂、附加剂

  和水组成,这些原料都对崩解造成内在的直接影响。

  增塑剂在配方中所占的比例是影响药物溶出的主要因素。增塑剂常单用甘油

  或加入少量山梨酸,实验证明,溶出速率随着明胶与甘油比例的增加而呈不规则

  变化,在2∶3条件下,溶出速率最大。

  软胶囊中附加剂对其崩解和溶出同样存在影响,在囊壳配方中加入遮光剂和

  着色剂,可以有效地降低囊膜透光性,同时可促进胶膜老化,但加入的遮光剂、

  色素等辅料能诱导PEG400中低分子醛类物质的产生并增加其对胶囊壳的交联作用;

  甘油、山梨醇等增塑剂能增大明胶自氧化作用,但不会诱导PEG400中醛类物质的

  产生;加入焦亚硫酸钠与甘氨酸等抗氧剂后PEG400中的醛类物质含量减小,明胶

  交联程度的增大趋势减缓。因此,在不影响软胶囊其他性质的前提下,囊壳处方

  中一些常用的增塑剂(如甘油)、遮光剂和色素等物质的用量应当减少。此外,在

  囊壳和内容物中添加一定量的抗氧剂(如甘氨酸、焦亚硫酸钠等)可以显著改善软

  胶囊崩解迟缓的现象。

  另外,囊壳厚度增加,崩解时间延长;囊壳过薄,易出现变形及漏油现象,

  所以通常选择囊壳厚度在0.2-0.3毫米范围内比较适宜。由于受外界环境和内容

  物的影响,囊壳含水量会增加或减少,填充物含水量与软胶囊崩解也有密切联系,

  如填充物含水量低于囊壳含水量,贮存过程会发生囊壳的水量“流向”填充物,

  达到动态平衡;反之亦然,均影响软胶囊崩解时限。

  ■填充物与崩解速度密切相关

  填充物因素也非常重要,它不仅指填充物本身性质,同时包括药物载体、药

  物基质、辅料等性质。

  醛类物质能够鞣化明胶,需要注意醛类物质在各处方中的浓度,同时可以考

  虑在囊壳处方中加入有机酸类如乙烯二酸(1%可增加溶解)。PEG400是软胶囊中常

  用的分散介质,其在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生成低分子醛类物质。所以,应

  当密切注意所使用的各种辅料中低分子醛类物质(如甲醛)的含量变化,可以采用

  在生产前对填充物溶剂等一些在处方中用量较大的辅料进行纯化。PEG400为填充

  物溶剂时,可以吸收囊壳中的水分,使囊壳变硬,加入5%~10%的甘油或丙二醇有

  改善作用。

  填充物如果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延缓明胶的老化速度,其崩解时限容易达

  到要求,如以维生素E和天然胡萝卜素为主药的软胶囊。

  中药软胶囊应该尽量选用提取物作为填充物,在工艺设计中应尽量避免药材

  细粉的加入,防止细粉沉降在囊壳上,吸收水分,造成崩解时限不合格以及含量

  测定的误差。如果制成混悬型的软胶囊,需要加入助悬剂,可以减缓混悬液中固

  形物的沉降,同时保证充填的均匀性。

  ■高湿度条件加速明胶老化

  在软胶囊的贮存保管过程中,若不注意对外界因素的控制,软胶囊剂也会出

  现崩解时限不合格。高温条件对软胶囊崩解影响较大。高湿度条件可以加速胶囊

  壳中明胶自氧化过程,相反,其对填充物溶剂中低分子醛类物质的产生则无太大

  影响。光照条件下紫外线照射对软胶囊崩解有一定影响,可使胶囊壳以及明胶交

  联程度加大。产品贮藏时应当注意低温、避光保存。以上种种表明,对软胶囊产

  品的仓储管理应引起相当重视。另外,软胶囊干燥过程的时间过长,干燥温度过

  高,湿度过大,会加速其老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