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硝酸酯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地位和应用

  虽然有机硝酸酯类药物用于治疗心绞痛的历史已长达百余年,但目前临床中不规范使用甚至滥用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本文概述了此类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特性。

  1.Durules技术的工艺特点

  药物控释技术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基质系统和膜系统。依姆多采用的Durules技术属于前者,为多孔的基质骨架结构,活性药物5-ISMN非均匀地分散在基质骨架中,透过孔向外扩散释放。骨架外围药物分布密度高,释放速度快,包埋在深层的则相反,药物分布密度低,释放速度慢。药物在体内的释放时间约10小时。单片依姆多中含有两个各自独立的控释骨架单元,因此可沿刻痕掰开使用,但不可咀嚼。

  2.药代动力学特性

  Durules技术使依姆多具有如下突出的药代动力学特点:①起效快。服药后约半小时至1小时,即可达到最低治疗浓度,约500 nmol/L。②有效浓度覆盖时段合理。依姆多血浆清除半衰期为4~5小时,药物峰浓度为2000~3000 nmol/L,持续约4~6小时,有效血药浓度可覆盖12~14小时,因此可有效控制有症状和隐匿性心肌缺血发作。白天发作频繁的心肌缺血者可清晨服药,夜间发作频繁者可傍晚服药。③谷浓度低,但非零状态。依姆多低于治疗窗下限的血药浓度时间约为10~12小时,可有效避免耐药的发生。其谷浓度约为100 nmol/L,但并未完全消失,故又可避免反跳性心肌缺血发作。④药物达峰时间不受食物影响,服药更加方便。这与以膜技术为基础的另一种长效5-ISMN制剂长效异乐定区别显著,后者需空腹给药,否则达峰时间可显著延迟,明显影响疗效发挥。

  此外,依姆多生物利用度高,个体间血药浓度几近一致。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须调整剂量。年龄对其药代动力学影响较小,老年人使用无须调整剂量。与常用心血管药物无相互作用,利于合并用药。

  3. 临床治疗优势

  依姆多采用Durules先进制剂工艺,每日用药1次,即可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极大改善药物治疗依从性。而且,依姆多具优化的24小时血药浓度曲线,白天血药浓度分布在治疗窗内,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有症状或隐匿性心肌缺血,夜间低至有效浓度以下,但为非零状态,在有效避免耐药的同时,又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反跳性心肌缺血的发生,利于长期治疗。由于其起效迅速,可作为急性期静脉给药后的口服制剂。其可掰性便于剂量调整,可有效降低早期治疗的头痛发生率。正如M. J. Kendall教授曾评论:“倘需长期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依姆多可作为首选”。

  综上所述,具有上百年应用历史的有机硝酸酯类药物是使用最广泛的抗心绞痛药物之一,早已被广大临床医师所熟知,但仍需注意诸多不规范用药的情况,如适应证过宽,因未采用正确给药方法或剂型而造成普遍存在的耐药性等。长效5-ISMN依姆多具特殊的药代动力学效应,起效快,每日给药1次,既可克服耐药,又可极大改善药物治疗依从性,适于急性期和长期抗缺血治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