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开发出提高谷物VC含量新方法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大量产生DHAR酶,能够显着提高玉米等谷物中所含维生素C的水平,这一成果为改善某些日常作物的营养价值提供了新手段。
维生素C在预防坏血病等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并有助于提高人体心血管免疫细胞的功能,人体自身无法产生维生素C,通常只能通过饮食摄取。一些水果和绿叶蔬菜中虽然富含维C,但作为人类主食谷物中维生素C含量却比较低。在作物中,维生素C的再循环主要受到名为DHAR的酶控制,这种酶可使作物中维生素C得到重复利用,缺少这种酶会使作物中的维生素C很快流失。科研人员由此推测,如果能让作物中产生更多的DHAR酶,作为维生素C的含量也许会相应得到提高。
科研小组从小麦中分离出DHAR酶的编码基因,并在玉米中引入这种基因,结果玉米DHAR酶的含量最多增加了近百倍。研究还发现,利用这种办法培育出的转基因玉米叶子和子实中的维生素C显著增多。
- 具有抗氧化功能的苹果提取物
- 液态奶及乳化稳定剂的应用
- 大蒜粒改装蒜味香肠
- 果葡糖浆在冷饮中的应用
- 天然胡萝卜素的免疫调节功能
- 逍遥汤黄芪健中汤可治疗HP感染
- 双黄连注射液过敏可防范
- 北大发现squamocin抗肿瘤作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