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老师治疗胃脘痛经验

  胃脘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并提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经脉》亦说:“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还提出寒邪、伤食致病说,如《素问·举痛论篇》: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能散,小络急引,故痛。”《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现代西医学所指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粘膜脱垂等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均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范畴。

  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故多多情志不遂,肝气郁滞,肝郁克伐脾土,脾胃气机不利,脾之运化,胃之受纳,腐熟功能失调,又易生痰、淤等病理产物。故老师治疗胃脘痛多喜用柴平煎(即小柴胡汤合平胃散治疗胃脘痛,吾认为只要加减化裁精确则可通治。均可取得满意效果。

  以上是本人随师学习心得一点,概不能代表老师之全意,因老师治疗胃病病例千百,不能尽到,以此之点滴供同道借鉴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