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基层中药专业人才培养
近年来,中药(包括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下同)市场一直真伪混杂、优劣并存,中药质量监督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而目前,相当多的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中药监管工作并不到位,有些地方中药监管甚至出现“盲区”。究其原因,中药专业人才缺乏是重要原因。个别地方的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根本没有中药专业人才,一些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虽然有个别学中药的人员,但由于不具备监管工作所需的中药性状鉴别知识,无法辨别中药的真伪和优劣。
要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短期措施与长期规划相结合的方式,兼顾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标本兼治,力求长效。
作为治标之举,短期措施是通过聘用、借用等方式,引进外来专业人才,加强监管部门的专业技术力量,解决中药监管的燃眉之急。渠道之一是聘请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熟悉中药性状鉴别知识的药师进行监管指导;渠道之二是在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内部(包括市级药检所或兄弟局)借用人才,参与中药监管,实现中药专业技术人才的资源共享。
作为治本之策,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局应统一筹划,制定长期、系统、有目标、分步骤的专业人员培训规划,形成稳定的中药监管专业技术队伍。可在每个县局选派一名具备中药理论知识的人员作为培养对象,每年定期安排培训,组织参观中药材种植(养殖)和生产基地,开展真假实物鉴别演练,搭建交流平台,实行专业人员业务水平与工作绩效考核挂钩。这种做法有三个优势:一是能发挥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省以下垂直管理的优势,为培养人才提供统一的制度和物质保障;二是可依托各省中药材交易市场、中药栽培与养殖基地药材丰富的资源优势,为培训安排丰富多样的实践课程;三是能有效利用各省、市药学会和药检所等机构的人才、技术和信息优势,提高培训规格和水平。 安徽省枞阳县食品药品监管局 余慧
- 英国研究发现某些人造纳米微粒毒性要大于共同类物质...
- 怎样科学合理地通过激素疗法治疗女性更年期症状
- 中医药研究需要引入现代项目管理机制
- 推进中医临床科研的新举措
- 别让胡萝卜白萝卜“窝里斗”
- 关注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健康
- 吃洋葱、茄子可减少老年斑
- 诺贝尔化学奖研究成果是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