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大话”中医现代化

  日前,中国中医研究院召开“中医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专家论证会。论证会由中国中医研究院院长曹洪欣主持,他说,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是一项重要工作,中医药现代化已经成为国家中医药条例中规定的发展中医的政策,那么我们就应当探讨如何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途径,正确处理发展与继承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特色,解决影响中医发展的瓶颈问题。如果我们的战略研究能够达到这个基本目的,我们也就能够理清中医现代化发展的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并规划出中医发展的蓝图,就可能事半功倍地推进中医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很多中医药专家对中医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深刻见解,下面是其中部分专家的论述:

  张瑞祥(中国中医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以保护和增进现代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现代疾病为研究内容的中医学,逐步和现代科学相结合,使之具有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容易被国内外医生和广大患者及民众所接受的中医学,称为现代中医学,这样一个进化过程称为中医现代化,而不是简单地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要实现中医现代化,我认为应当分为三个阶段。在初级阶段,中医现代化首先是适应小康社会的需求,进一步发挥中医宗金鉴》等等,同时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富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承担中医现代化的重任。因为中医现代化少不了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的结合,不掌握中医理论怎么和现代科学相结合,所以中医现代化首先要重视人才的培养,有了理论和临床都扎实的人才就能够保持中医的活力,进而实现现代化。

  林兰(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医学实际上是一门实践的医学,古人把在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整理后上升为理论,然后以这些理论去指导实践,如此周而复始地发展,成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一门医学,几千年来中医学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些人说中医不科学,什么叫做科学?能够切实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本身就是科学。科学在发展,医学也在发展,中医学同样要发展。在科学领域中,多学科的交融越来越明显,我们中医为什么不能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衬托我们真正的内涵呢?中医现代化离不开以现代科学手段来整理和发扬祖国医学,只要用客观的指标来说明中医的疗效,来说明中医的作用机理,是能够得到国际医学界肯定的。中医现代化势必要与现代医学科学进行有机的结合,但我们也应当注意,现在中医药研究中有一种倾向,就是动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等等,我们应当加以引导,不要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余瀛鳌(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中医学要取得比较快的发展,必须在中医药多学科领域保持重视传统研究和方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深入研究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优势,加强研究方药治病的机理,突出治疗常见病、疑难病症治疗的优势,在当前都是非常重要的。针对整个中医学的丰富内涵而言,中医现代化也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更有利于发挥中医药在国民卫生体系中作用的部分要加大研究力度。中医现代化要遵从中医药的传统理论,既要吸纳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也不能忽视传统中医药学自身的学术、临床特色,中医现代化更要尊重、深入研究并发掘传统医学的精粹内涵。

  李经纬(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中医研究院自1955年成立以来,无论研究院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和办院指导思想发生了何种变化,也无论前20年或后30年,始终存在着继承与发扬或创新的关系问题。现在提出中医现代化,同样存在现代化与继承的关系问题。我认为无论继承、创新或者说现代化,都应该兼顾。而继承是基础,没有了继承一切都谈不上了。应该对中医研究分阶段,从该阶段的指导思想、人才知识结构、科研成果等进行剖析,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总结应当从中得到的经验或教训。通过对我们继承了什么、发扬了什么的客观总结,应当能够发现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动力和妨碍中医药发展的因素,这样可以使我们有所趋避,找到切实可行的中医现代化途径。应当注意的是,作为一项战略性研究,无论是正面成就或是负面教训,都是中医现代化必须思考的内容,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