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疖肿方
组成:大椎,毫针进针1寸;灵台,毫针进针0.8寸;曲池,毫针进针1.2寸;委中,毫针进针1.2寸;血海,毫针进针1.2寸。
功能: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活血化瘀,消肿散结。
主治:疖肿、毛囊炎、丹毒、带状疱疹、结节性红斑、湿疹。
用法:每日针刺1次,得气后施行泻法操作,留针20~30分钟,期间重复手法1~2次。
方解:湿热之邪逗留脏腑,内不得疏泄,为病之本;蕴伏肌肤之外不得透达,是为病之标。本方主取督脉,可振奋诸阳经气,鼓动、调节全身之气血,有助泄邪之力,达强壮补虚之功。大椎穴属督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评为全国五百名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
临床、科研、教学近50年,励精磨砺,勤求古训,提出诊治勿忘整体,医疗应探源求本,重视经络、脏腑、气血辨证,临床明析标本虚实,施术注重“治神”。
临床擅长诊治内科疑难杂病、脾胃病、心脑神志病证、痛证,尤其对慢性胃肠道疾病、性功能障碍、网球肘、骨质增生等有独到之处。首创“杨氏钩针”及“钩针疗法”,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微电脑多功能灸疗仪”和“NL-90人体肘部扭力测力仪”,“杨氏钩针”获国家发明专利。几年来获省、厅局级科研成果奖5项,出版学术著作8部,参编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在研项目有“经络的计算机三维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