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免疫不育症
有位29岁的女教师,结婚4年余未受孕,先后在多家医院诊治三年余无效,盆腔造影:发现双侧输卵管通而欠畅。检查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睾酮、雌二醇、垂体泌乳素均正常,支原体培养阴性,抗精子抗体阳性,共花费3万余元,未能受孕。其丈夫精
液常规检查正常。确诊其:原发性不孕,双侧输卵管通而欠畅,抗精子抗体阳性。免疫性不孕,经人介绍到笔者处予中医治疗。经养血调经的中药治疗,并配合消遥丸等调理3个余月。经血清检查抗精子抗体阴性,两个月后成功怀孕,后来顺利分娩一男婴。
近年来,随着生殖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免疫性不孕不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所谓免疫性不育症,一般是指不孕夫妇存在抗精子抗体或抗透明带抗体,而引起不孕。临床上,病人多无明显症状。诊断指征要求来自实验室检查,需通过免疫性检查才能确诊。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平衡协调作用,不会对自身抗体原产生免疫损伤。当手术、外伤、炎症史屏障遭到破坏,人体免疫下降,夫妻双方在生殖器感染时或生殖道黏膜破损的情况下性交,可致男、女双方产生抗精子抗体导致精子死亡,干扰精子获能或穿过宫颈黏液体,阻滞精子与透明带及卵细胞结合而受精,导致不孕。特别是患睾丸炎、附腺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患者更易引起。在女性,当生殖道某些自然感染,如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等等,破坏生殖道的酶系统,失去消除精子抗原的能力,诱发机体或局部的免疫应答,导致宫颈粘液或血清中产生抗精子抗体。
中医学认为免疫性不孕症多属气虚不能摄精成孕,或肾虚不能固精成孕,或湿浊瘀阻等不能成孕,可在辨证基础上,结合分期调周法进行治疗,即分别在经后期,经间排卵期,月经前期进行阴阳气血的调治及生理消长转化节律调节,以期达到治愈目的。
免疫性不孕症患者,首先要夫妻同诊,以明确不孕不育问题出在那一方。其次夫妻同治,并要进行心理疏导,目的是使病人心理平衡,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当归10克,核桃肉30克,元肉10克,黑芝麻15克,红枣6枚,紫河车15克,猪瘦肉或乌鸡肉150克。煎服,汤成后再下阿胶15克烊化,饮汤食肉。功能养血补虚,滋阴助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