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方法贵持久内外两途皆相宜
吴棹仙(1892-1976)老师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医经、人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性,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精神药酒”乃温补肾阳之品,专为50岁后阳气偏虚、腰膝酸软、手足不温、小便频数、夜寐不安之人而设,你才二十四、五岁,血气方刚,服之岂有不“上火”之理!无病服药,不虚而补,无异于无事生非,引火烧身。吴老的教诲使我终生受益,以后再也不敢乱服补药了。
二、“要得一身安,常把涌泉按”吴老每晚洗足后总要按摩足部10来分钟,并说“要得一身安,常把涌泉按”。我问为什么,吴老答日:涌泉穴位于足心,当蜷足趾时之凹陷处。它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起点)。肾为生气之脏,立命之根。常按涌泉穴,有滋阴补肾,益智安神的功效,故而不仅对头昏、头痛、痫疾、惊风、失眠有一定治疗作用,且可因按摩而活跃肾经内气,达到防止衰老有利健康长寿的目的。按摩涌泉一般在晚上热水洗脚后进行。吴老说,按摩也要讲究方法。小儿一般采用推法、揉法,由自己或家长操作。成人可采用擦、推、揉法,每法各做50次。擦法应用力,直至涌泉穴发热为止,两足交替进行。不熟悉按摩手法者,也可采用按和搓的办法,热水洗脚后,先对准涌泉穴用食指或中指用力按二、三十下,然后再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面用力先作顺时针搓揉,再作逆时针搓揉,直至穴位发热为止。吴老说:穴位按摩,贵在持久,若能持之以恒,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三、吐纳与导引
“文革”初期,吴老遭到过不公正待遇,其中有一张大字报说吴老每天早晨七、八点钟都要面向东方“吞太阳”。“太阳就是毛主席”,反对伟大领袖,这在当时可是反革命的罪名啊!
在五七干校晨练时我问吴老这是怎么回事。吴老说,这那是什么“吞太阳”嘛!这是中医的一种养生方法,名叫吐纳。它是用一种特殊的呼吸方式,进行吐故纳新,使精神集中,意志闲静,不受外界环境所影响的内养功法,也就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吐纳的方法是每天早晨天快亮时,面向南方(不是东方),把精神安定下来,集中思想,消除杂念,闭口,舌抵上颚,作深长的吸气,然后慢慢地吐出。同时引颈咽气各7遍,然后把舌下所生的津液咽下去。我问吴老这是否是他的独创,他说不是,《素问·遗篇刺法论》早有记载,并脱口而出:“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静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饵舌下津无数”。吴老说,也有人称咽津液是“治阴虚无上妙方”。这种方法不择场地,简单易学,调节体内阴阳平衡,既可养生,又可治病,确是可以发扬光大的。
吐纳之后,吴老还爱做一些活动筋骨的动作,其招式既非太极拳,又非广播体操,他说这是他60年前(青少年时代)学会的日本柔软操。这种操以意领气,以气合力,动作柔和,很象古代的导引术。吴老认为,现在的锻炼方法很多,不管是太极拳、武术,还是广播操,都是很好的锻炼方法,都可以通过有规律的呼吸、俯仰、手足屈伸的动作来舒利关节、调和血气,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目的,但关键的是选择好一种自己认为最适合的方法后就要长期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
此外,养石以怡性,诗书以寄情。吴老性情开朗,豁达大度,不计名利,笃信孔孟之道,有儒者风范,这些都是他所尊崇的养生内容和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