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成中药企业美国认证障碍
对于中药企业来说,以“药品”这一名正言顺的身份进入美国市场,一直都是诸多中国中药企业的目标。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从康缘药业(行情论坛)获悉,其主打产品“茯苓胶囊如果从二期做到三期临床,估计要8000万元,获准上市要几个亿,这对企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如果说有什么困难,那就是资金,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萧伟说。
而除了背后大集团的支持,诸多中药企业已经开始依靠更多的方法筹集资金,以完成FDA认证。贵州同济堂选择了海外上市募集资金,杏灵药业也采取了国际合作的模式。
但栗原博告诉记者,药品进入一、二期临床并不是特别难,但一旦进入三期临床后,费用和难度将会大大增加,风险性也更加巨大,因此这也成了阻碍部分企业继续走下去的一大原因。“不少国外企业都会选择二期临床后,将成果转让,以降低风险。”栗原博说。
FDA对中药观念转变
“但值得庆幸的是,目前FDA对于植物药复合成分的接受程度已经有了改观。”谢德荣说。
去年年末,FDA批准了一家国外制药公司生产的用于治疗性病疣的植物药膏,而它的成分是用绿茶制成,且该药物大概含有10或20种主要的活性成分和数百种化合物。
目前FDA已专门建立了一个办事处来受理植物药的申请,并聘用了接受过草药学教育的专家来充实这一机构。而FDA已先后批准约250种植物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些新药多数是以传统中药为基础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