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提升专业技能中药公会

  谨回应2月2日《联合早报·交流站》黄雅固先生的投函《药店抓药应有责任感》。

  首先,我们要谢谢黄先生对中药事业的关爱。以下几点,我们觉得有必要向黄先生及社会大众澄清,以正视听。

  一、中药公会对所有针对会员的投诉,绝对不限于“展开调查工作”,于1月24日的反应函中,已清楚表明我会以“维护消费者的最高利益和确保中药业的优良素质”为首要宗旨!事实上,此事件的调查结果,已经作为一项个案教材,并已开始展开系列的宣导工作。

  二、在同一篇回应中,我们已清楚表明,不知道吕女士联络的“中医协会”、“中药协会”和“有关机构”是什么组织?不明白为什么黄先生会认为吕女士曾经联系过中医师公会和中药公会?作为负责任的行业公会,我们从来,也绝对不会对会员的投诉不加理会,并推给“有关机构”去处理。

  针对吕女士的投诉,我会调查并获得吕女士同意的结果是:牡蛎入药是完全正确的!

  六、在中国发生的假麻黄事件,不能引申为本地的药店会偷鸡摸狗。但单就黄先生所言,医师在病人用了药而没有合理的疗效后,不经查实,就加重麻黄的用量导致事故的发生,恐怕也不无责任。当然,个别的事故不能用来论断医师本身的行医标准,就像单一事故不能表示一家商号,甚至一个行业有严重的缺失!

  行业公会固然没有法定的约束力,但这并不代表民间组织不能对行业进行规范。针对事故制定各种防范机制,向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作为人命关天的医药保健事业,我们当然期望同业朝零事故的目标迈进!传统的中药行业如何面向现代的合理要求,如何在保有传统的优良文化遗产的同时,不断提升各种专业技能,正是中药公会努力不懈的工作。我们诚恳地希望更多人像吕女士那样,即时向我们反映事态,让我们得以纠正偏差,防患于未然。